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中医学基本特点之整体观念

阅读:440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到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其整体性与统一性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反映出来。

  ① 结构上相互联系,不可随意分割 人体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组成,相互之间由经络和组织进行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机体。对于整体来说,任何一部分都是整体中的局部,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不可随意分割的。

  ② 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构成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有着各自的生理功能,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在整体的协调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中医学从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出发,以五脏为中心,把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器官分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各系统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③ 病理上相互医学,相互损伤 由于机体整体统一性是依赖组织器官与生理功能两个方面的联系而形成的,因而在病理状态下,通过这两方面的联系,局部与局部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均会相互影响、相互损伤。这也是疾病在人体进行传变的原因之一。

  ④ 诊断上从外测内 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在经络的联系下,构成了一个表里相连,上下沟通,密切联系,协调有序的统一整体,并且在精、气、血、津液的作用下,完成各自的功能活动。因而,从体表的某些特殊部位——例如五脏的开窍与其化之处——可以测知相应脏腑的病变。这就形成了中医诊断学的“黑箱”理论依据:“有诸内必形诸外”。因此,诊断上可以从外测内。例如:心其化在面、开窍于舍,若患者唇面色紫、舌有瘀斑,可以推测为心血瘀阻;肾开窍于耳,若年老耳聋眼花,可以推测为肾虚;等等。这种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诊法,弥补了解剖学的不足,发展了独特的中医诊断学。

  ⑤治疗上脏病治腑,腑病治脏,官窍病治五脏 由于脏腑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损伤,所以可以采取脏病治腑,腑病治脏,官窍病治五脏的方法。例如:肺失宣降而致咳喘,可以导致大肠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此时可以通利大便,助肺宣降而咳喘自止;膀胱病变,小便开合失常,可以治肾,因肾主水,司开合;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可见目睛红赤,可以泻肝火,则红丝即退;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它如“从阴引阳,从阳引明,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等等,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综上所述,中医学在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时,都贯串联“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这个基本观点。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 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故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与,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因此,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就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毫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这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驰,疏泄多汗等;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等。同样的情况,四时的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如“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素问·脉要精微论》)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这种脉象的浮沉变化。也是机体受四时更递的影响后,在气血方面所引起的适应性调节反映。又如人体气血的运行也与气候变化的风雨晦明有关,“天温日明,则人血 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素问·八正神明论》)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在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如:“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虽然一昼夜的寒温变化,在幅度上并没有象四时季节那样明显,但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这种人阳气白天多趋于表,夜晚多趋于里的现象,也反映了人体在昼夜阴阳的自然变化过程中,生理活动的适应性变化。

  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因地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膜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腰理多致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旦易地而处,环境突然改变,初期多感不太适应,但经过一定时间,也就逐渐地能够适应。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见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人类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更能主动地改造自然,和自然作斗争,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

  四时气候的变化,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有时也会成为生物生存的不利因素。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气候剧变,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或者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疾病,大多是白天病情较轻,夜晚较重,故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因为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存在着生、长、收、藏的规律,因而病情亦随之有慧、安、加、甚的变化。

  由于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就必须注意和分析外在环境与内在整体的有机联系,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

  如上所述,一般说来,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是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改变的。所以在治疗的时候,就应该:“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而因时制宜。

延伸阅读: 中国医药学的重大贡献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脏腑病机之六腑的功能失调 脏腑病机之奇恒之腑的功能失调 肾的阴阳及气血失调 五脏之肝的阴阳以及气血失调

相关文章

  • 中医学基本特点之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

  •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观念有哪些特点

      养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养生和生活有很大关系,所以这样决定了养生观念有多样性。你知道养生观念有那些吗?男女养生又有什么不同吗?中医养生的策略有那些呢?大家如果不是太了解,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下面这篇文章吧。   一、预防观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里面记载了“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句话。就是意思人们要注意平时的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

  •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在中医药学这一宝库中不但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有丰富的护理精华,作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护理同样具有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

  • 中医藏象学说之六腑的生理特点

      六腑   六腑,就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将饮食物腐熟消化,传化糟粕。“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素问·五脏别论》)。由于六腑专司传化饮食物,所以说“实而不能满也”。(精气为满,水谷为实) 饮食物自进入人体至排除体外,要通过七

  • 阴阳失调之阴阳格拒的特点

      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包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形成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因而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现象。   1. 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又称格阳,系指阴寒之邪蛮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阴寒内盛是疾

  • 中医养生 整体性是第一

      整体性是中医思维的最突出特征,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文化重整体和谐的系统自然观在中医学中的体现,是中医学对人体疾病诊断、施治的出发点。中医学的整体性思维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把人体的五脏六腑等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制约、作用、影响并相互包含、相互映射的有机系统;二是把人体脏腑病变诊治与地理环境、气候、四时变化等自然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对于养生保健,这两大方面可分作如下三点来叙述。   一、人体各脏腑

  • 中医刮痧 中医常用刮痧方法及其特点

      中医刮痧养生疗法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之一。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很多家庭都会准备一个刮痧板 ,家人相互刮拭,以达到治病、保健养生的效果。今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刮痧方法以及特点。对此感兴趣的朋友赶紧过来看看吧!   刮痧方法可以分成刮痧法、撮痧法、挑痧法和放痧法这几种。具体的咱们接着来详细了解一下。   1.刮痧法   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刮痧部位通常在背部或颈部两侧,

  • 中医养生 传统中医饮食养生特点

      在五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食疗的风格及原则,根据特点可将其概括为四点。以下为你介绍中医饮食养生的四大特点。  一、因后天之本,及早食养  中医认为,脾胃乃人体的后天之本,故食疗养生也需从青年开始,以食疗调理以保养脾胃乃养生延寿之大法。如味甘淡薄也足以滋养五脏,故应少吃生冷、燥热、重滑等饮食,使其不致伤脾胃。如能长期做到顾护中气而恰当的食疗养生,则可祛同延寿。  二、食养关键在于饮食有节  节

你可能感兴趣

  • 现货包邮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艺术画册 Phaidon经典“艺术与观念”艺术家系列之大师塞尚Cezanne艺术画册


  • 【现货】经络.穴位.五行,中医整体芳疗:28支基础精油 × 60款对症配方,用特调精油按摩穴道,除心灵的伤、解身体的痛中文繁体


  • MM图解易学易会足部穴位按摩速效疗法足底反射区技师按摩经络穴位手法手册中医保健养生大全足疗店用书脚底教程基本技能教材书籍


  • 夜之工坊11615西班牙AK3 黄色基本色套装 水性漆 17ML6支套装


  • 汉服文化PPT模板内涵简介特点形成男女装款式制式培训成品课件


  • 汉服文化PPT培训课件汉服基础知识特点分类设计剪裁制作礼仪全套


  • 爱国主义教育之了解中国十大国粹绘本书法京剧国画汉服刺绣茶道中医幼儿园硬壳硬皮精装绘本 3-6-8岁幼儿童启蒙早教图画书亲子共读


  • 【读】美容化妆品探秘第二版 谢珍茗 本科生的通识课教材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化妆品的功能和特点 护肤和购买化妆品的指南图书籍.


  • 中医皮肤管理修容视频专业美容美体护肤手法面部课程培训教学教程


  • 海水珍珠耳钉 基本无暇品质,正圆极光无暇基本无暇大溪地铂金灰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