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巧用吴茱萸治疗常见病

阅读:421

  吴茱萸属灌木科也是一位常见的中药材,一般生长在平地至海拔一千五百米的山地或者灌木丛中,吴茱萸的功效很多,临床应用范围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1、吴茱萸的简介 2、吴茱萸的功效有哪些

  3、吴茱萸的作用有哪些 4、吴茱萸治病验方有哪些

  5、吴茱萸配伍应用 6、吴茱萸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7、吴茱萸的临床应用 8、怎么辨别真假吴茱萸

  吴茱萸的简介

  小乔木或灌木,高3-5米,嫩枝暗紫红色,与嫩芽同被灰黄或红锈色绒毛,或疏短毛。

  吴茱萸有小叶5到11片,小叶薄至厚纸质,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到18厘米,宽3-7厘米,叶轴下部的较小,两侧对称或一侧的基部稍偏斜,边全缘或浅波浪状,小叶两面及叶轴被长柔毛,毛密如毡状,或仅中脉两侧被短毛,油点大且多。

  花序顶生,雄花序的花彼此疏离,雌花序的花密集或疏离,萼片及花瓣均5片,偶有4片,镊合排列,雄花花瓣长3-4毫米,腹面被疏长毛,退化雌蕊4-5深裂,下部及花丝均被白色长柔毛,雄蕊伸出花瓣之上,雌花花瓣长4-5毫米,腹面被毛,退化雄蕊鳞片状或短线状或兼有细小的不育花药,子房及花柱下部被疏长毛。

  果序宽(3-)12厘米,果密集或疏离,暗紫红色,有大油点,每分果瓣有1种子,种子近圆球形,一端钝尖,腹面略平坦,长4-5毫米,褐黑色,有光泽。花期4-6月,果期8-11月。

  生长习性

  生于平地至海拔1500米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多见于向阳坡地。各地有小或大量栽种。

  吴茱萸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山坡地、平原、房前屋后、路旁均可种植。

  中性,微碱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都能生长,但作苗床时尤以土层深厚、较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佳。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

  地理分布

  产秦岭以南各地,但海南未见有自然分布,曾引进栽培,均生长不良。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果实类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到5mm。

  表面呈暗绿黄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油点。

  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有花萼及果柄,被有黄色茸毛。

  质硬而脆。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以饱满、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实横切面:类圆形,中央分为5室。

  外果皮表皮细胞1列,类圆形,排列整齐,大多含橙皮甙结晶,可见多数气孔和少数非腺毛及非腺毛脱落后的疤痕。

  中果皮较厚,散有纤维束和多数大型油室,直径120到180μm,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近内果皮尤密,簇晶直径12-16μm。

  内果皮4到5列薄壁细胞,长方形,切向排列,较中果皮细胞小。

  果实每室内有1粒种子,类三角形,种皮石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壁较厚,种皮内全为胚乳组织。

  吴茱萸的功效有哪些

  性味

  辛、苦、热、小毒。

  《本经》:味辛,温。

  《别录》:大热,有小毒。

  《药性论》:味苦辛,大热,有毒。

  归经

  入肝、胃经。

  《汤液本草》:入足太阴、少阴、厥阴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脾、胃、大肠、肾经。

  吴茱萸具有止呕,抗溃疡,健胃作用,镇痛作用,抗血栓形成,抗菌,抗病毒,保肝作用。

  用于厥阴头疼,寒疝腹疼,寒湿脚气,经行腹疼,脘肚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散寒止痛

  包括温中,也包括温经,用于经脉受寒的头痛、腹痛、痛经,温肝经经脉,温中凡胃寒或脾胃有寒的均可广泛使用。

  用于寒滞肝脉诸痛证。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经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的要药。

  治寒疝腹痛,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如导气汤。

  治厥阴头痛,常与人参、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

  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可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如温经汤。

  若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常与木瓜、苏叶、槟榔等同用,如鸡鸣散。略有行气作用,但偏于止痛。

  止呕

  用于胃寒呕吐证。本品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功。

  治中焦虚寒的脘腹冷痛,呕吐泛酸,常与人参、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

  治外寒内侵、胃失和降的呕吐,可与半夏、生姜等同用。它常和清胃热的黄连等配伍,治疗胃热呕吐或肝郁化火而引起的呕吐。

  助阳止泻

  它苦燥,能燥湿,用于泄泻、腹泻,虚寒泄泻证。本品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如四神丸。

  阳虚、有寒的泄泻,它补阳、散寒止痛、燥湿,最合适。

  疏肝理气

  辛苦而温,入肝经,用之可疏肝气去寒解郁,故可用于肝气郁滞所引起的各种病症。

  《本草便读》:“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要……其性不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旨,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均可治之。”

  温脾利湿

  味辛能散,味苦能燥,性温能祛寒,故可用于因寒、温所致各种病症。

  《本草纲目》: “茱萸,辛热能散、能湿,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症,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

  吴茱萸的作用有哪些

  1、驱蛔虫

  吴茱萸醇提物在体外对猪蛔虫有较显著作用,对蚯蚓、水蛭亦有效。

  2、抗菌

  吴茱萸煎剂(100%)对霍乱弧菌有较强抑制效力(琼脂挖沟平板法),10%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1:3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11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3、降压作用

  吴茱萸蒸溜液、煎剂和冲剂过滤后,分别给正常兔、正常犬和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2~4克生药/每犬,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持续时间长,一般长达3小时以上,煎剂给犬灌胃降压幅度较静脉注射小。

  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主要是使外周血管扩张而减低了外周血管的阻力,且与组胺释放有关。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为苦味质,有苦味健胃作用,其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

  吴茱萸的甲醇提取物,有抗大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水煎剂还具有抗盐酸性胃溃疡和消炎痛加乙醇性胃溃疡作用,对水浸应激性和结扎幽门性溃疡有抑制形成的倾向。

  吴茱萸对离体小肠活动有双向作用,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时抑制自发收缩活动,既能拮抗烟碱、毒扁豆碱、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酚妥拉明、利血平对离体小肠的兴奋作用,亦能对抗六烃季胺、阿托品和肾上腺素对离体小肠的抑制作用,但不能拮抗苯海拉明、罂粟碱、异搏定、美散痛对离体兔小肠的抑制作用。

  5、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吴茱萸中的拟交感成分对羟福林有松弛离体子宫作用,除去拟交感成分的残存液则兴奋大鼠子宫并可对抗对羟福林的松弛作用。其兴奋子宫的成分为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芸香胺。去氢吴茱萸碱可能为 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其兴奋子宫作用能被二甲基麦角新碱阻断而不能被阿托品阻断。

  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主要为镇痛作用,其镇痛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及吴茱萸内酯。

  静脉注射吴茱萸的10%的乙醇提取物,可使家兔体温升高,也可提高电刺激兔齿髓引起的口边肌群挛缩的阈值,其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

  吴茱萸水煎剂5g/kg和20g/kg均能显著延迟痛觉反应时间,可维持2.5小时都不消失,口服吴茱萸有镇吐作用,与生姜同服,镇吐作用可被加强。

  但亦有报告指出,吴茱萸煎剂及丙酮浸膏分别给犬灌胃,对4%硫酸铜所致犬的呕吐均无镇吐作用。

  7、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吴茱萸醇-水提取物0.03~0。24g/kg给麻醉猫静注产生依赖性升压效应和提高膈膜的收缩力, 但四乙胺不能拮抗.给清醒大鼠腹腔注射亦引起升压。

  两侧肾切除、酚妥拉明或心得安都显著降低其升压作用。

  实验表明:吴茱萸煎剂、冲剂和蒸馏液,静注和灌胃均有显著降压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降压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长达3小时以上,降压时不明显影响心率, 但肌肉注射则降压作用甚弱,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及正常兔亦有降压作用。

  吴茱萸对神经节无阻断作用,但能对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升压反应.有报告认为,吴茱萸醇水提物对心血管的作用是通过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产生的。

  8、其他

  吴茱萸属植物10%醇提物,给兔注射 0.5 -1.0毫升,血压有短暂而轻微的升高,呼吸轻度兴奋,增加颈动脉血流量,0.1%异吴茱萸碱盐酸盐0.2 0.5毫升/1公斤静注兔血压无显著变化,呼吸略增大,用 0.02- 0.1%对离体蛙心作用不明显。

  蛙下肢血管灌流,一般也不明显,先有扩张后收缩,对离体兔肠,初有短誓兴奋后麻痹,对离体兔子宫,开始有兴奋作用,Evoxine 毒性低,对小鼠的半死致死量,皮下注射为705毫克/1公斤,静脉注射为135毫克/1公斤,吴茱萸的成份,如吴茱萸内脂、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有相似的镇痛、升高体温、轻度影响呼吸与血压的作用。

  吴茱萸次碱的分解产物芸香碱(Rutamine)有较强的子宫收缩作用。吴茱萸因碱在小鼠有抗Columbia SK病毒作用。

  从Exanthoxgloides中所得之生物碱,与菌茵碱相似。

  能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提高脊髓所射的兴奋性,松驰小肠平滑肌,提高横纹肌的张力,在若干方面与麻黄碱之作用相似。

  吴茱萸治病验方有哪些

  脾肾虚冷,五更泻

  吴茱萸5g,肉豆蔻6g,五味子,补骨脂各9g,用水煎后服用。

  溃疡性口腔炎

  以吴茱萸粉加适量的醋,调成糊状,置于清洁布上,分别包在双足涌泉穴及其周围,一天后取下。

  胃脘痛

  吴茱萸15g,研成末,醋调敷脐。

  高血压

  吴茱萸10g,醋少量。把吴茱萸用醋调,贴脚涌泉穴处,每天调换1回。

  用于虚寒胃疼

  则用吴茱萸6克,生姜15克,人参12克,大枣5枚,用水煎服。

  用于寒疝

  经常和蜜香,小茴香,川楝子,元胡配伍。

  用于寒湿郁结之湿脚气

  槟榔7枚,陈皮30克,木瓜30克,吴茱萸6克,桔梗15克,生姜15克,紫苏9克,为末。

  用于脾肾虚寒所导致五更泄泻

  则用补骨脂120克,吴茱萸120克,肉豆蔻60克,五味子60克,为丸。

  胃寒呕吐吞酸

  吴茱萸,炮姜各9g,研粉,每回3g,冲服。

  湿疹

  吴茱萸30g(炒),海螵蛸20g,硫黄6g,共研成细末备用。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者猪板油化开调抹,隔一天一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

  冷痢

  吴茱萸6g,研成末,黄酒调,敷脐。

  心肾不交之不寐

  吴茱萸9g,研成末,米醋调敷足心。

  痛经(寒凝血瘀型)

  肉桂10g,吴茱萸20g,小茴香15g,共研成细末,酒调敷脐上,用胶布固定,接下来放上热水袋加温。

  脘腹冷痛

  吴茱萸5g,干姜6g,木香,陈皮各9g,用水煎后服用。

  吴茱萸配伍应用

  配黄连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心除烦,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杀虫。

  黄连苦寒泻 火,直折上炎之火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开郁散结,除 逆止呕。

  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以黄连之 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吴茱萸之辛热, 同类相求,引热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所应,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症。

  《成方便读》:“吴茱萸 辛热,能入厥阴……引黄连入肝,一寒一热,一苦一辛, 同治厥阴气火有余。”

  配党参

  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良好的暖肝开郁,温脾燥湿,除逆止痛的作用。

  党参具补气和中之功。

  二药相配应用,温中寓补,功专散寒补虚,即可暖肝,又可暖脾。

  可用于呕逆吞酸,胃痛吐利,本对药目前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神经性头痛,美尼而氏证。

  配五味子

  吴茱萸辛苦大热,即能入肝中焦温胃暖脾散寒燥温,又可走下焦暖肝温肾。

  而疗寒疝寒泻,对于肾阳亏虚,脾失温煦,不能健运所致的泄泻,用之甚宜。

  五昧子酸温,有益肾收欲之功,与吴茱萸同用,能助其止泻之效。

  二药配对,一偏治本,一偏治标,有较佳的温敛固涩之功,可用于脾肾两虚、五便泄泻之证。

  配当归

  吴茱萸辛苦大热,能温中散寒、燥湿止呕,疏肝止痛,还能温肝肾而暖胞宫,治疗血寒经闭,行经不畅及腹痛等,当归味甘而重,辛而气轻,补血之中又能行血。

  二药合用,吴茱萸温散,当归行血以助之,当归温补,吴茱萸温散,当归行血以助之。

  当归温补,吴茱萸温经以行之,相辅相助。温经治血,调经止痛功甚著。

  配木瓜

  吴茱萸辛开苦降。专走下焦,温经散寒,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木瓜和胃化湿,疏筋活络。

  两药合用,一散一收,和胃化湿,舒筋活络,温中止痛效强。

  主治寒湿困脾,霍乱吐泻转筋,或下肢酸软无力,疝气腹痛。

  配高良姜

  《赤水玄珠》:“吴茱萸良姜亦止腹痛。”

  配白豆蔻

  《医学启源》:“消宿酒,为白豆蔻之佐。”

  吴茱萸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吴茱萸汤1

  功效:养血温经散寒,主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呼吸短促,产后益剧者。

  组成:吴茱萸6克、防风、桔梗、干姜、甘草、细辛、当归各3克、干地黄9克。

  用法:上八味,哎咀。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吴茱萸汤2

  功效:主治产后肺感寒,咳嗽不已。

  组成:吴茱萸(汤洗,焙干,炒)3分,桂(去粗皮)1两,细辛(去苗叶)1两1分,当归(切,焙)3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吴茱萸汤3

  功效:祛风散寒,温经止痛,主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组成: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制)、麦冬各6克、防风、细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吴茱萸汤4

  功效:主治卒心痛。

  组成:吴茱萸5克,桂1两。

  用法:用酒2升半,煎取1升,分2次服。

  处方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吴茱萸汤5

  功效:主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沫。

  组成:半夏(姜制)、吴茱萸、川芎、炙甘草、人参、白茯苓、白芷、广陈皮各等分。

  用法:上锉为末。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来源:《审视瑶函》卷三。

  吴茱萸汤6

  功效:主治伤寒吐利,手足逆冷,心烦闷绝。

  组成: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大枣5个,甘草1分(炙微赤,锉),生姜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用法:上锉细。以水2大盏半,煎至1盏半,去滓,分3次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十二。

  吴茱萸汤7

  功效:温阳运脾,理气消胀,主治阴盛生寒,腹满膑胀,常常如饱,饮食无味。

  组成:吴茱萸(汤淘,炒)、厚朴(生姜制)、官桂(去皮)、干姜(炮)各60克,白术。陈皮(去白),蜀椒(去子)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生姜3片,同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来源:《宜明论方》卷一。

  吴茱萸丸1

  功效:治肾经虚损,恶风多汗,面色浮肿,腰膝疼痛,形色憔悴,并宜服之。

  处方:吴茱萸、细辛、白茯苓(去皮)、独活(去芦)、木香、山茱萸(去核)、牛膝(酒浸)、石斛、萆薢(酒浸),各半两,附子(炮,去皮脐)、芎藭,各二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二十丸,空心用盬汤送下,日进二次。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吴茱萸丸2

  功效:温胃降逆,主治虚寒呕哕。

  组成:吴茱萸(炒)30克,橘皮(洗)60克 附子(炮,去皮、脐)。

  用法:上为细末,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用白饮送下20丸。

  来源:《全生指迷方》卷四。

  吴茱萸丸3

  功效:主治因食热及饮冷水过多,上气胸满。

  组成: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泽泻3分,白术3分,赤茯苓3分,木香半两,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来源: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丸,以温生姜汤送下,日3-4次。

  吴茱萸丸4

  功效:主治寒在膈上,噎塞,咽膈不通。

  组成:木香,青皮各0.6克,白僵蚕,姜黄,泽泻,柴胡各1.2克,当归身,炙甘草各1.8克,益智仁,人参,橘皮,升麻,黄耆各2.4克,半夏3克,草豆蔻仁,吴茱萸各3.6克,麦芽面4.5克。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20——30丸,温水送下,细嚼亦得。勿多饮汤,恐药速下。

  来源:《兰室秘藏》卷中。

  异名:木香利隔丸(《兰室秘藏》卷中)。

  吴茱萸的临床应用

  治疗高血压病

  将吴茱萸研末,每次取0.6~1两,用醋调敷两足心(最好睡前敷,用布包裹)。

  一般敷12~24小时后血压即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

  轻症敷1次,重的敷2~3次即显示降压效果。

  治疗消化不良

  取吴萸粉2.5~3克,用食醋5~6毫升调成糊状,加温至40℃左右,摊于2层方纱布上(约0.5厘米厚),将4周折起,贴于脐部,用胶布固定。

  12小时更换1次。

  经治20例,痊愈18例,好转1例,无效1例。

  初步观察,本法有调节胃肠功能、温里去寒、止痛及帮助消化等作用。

  对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效果较好,对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配合应用抗菌素可产生协同作用。

  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

  吴茱萸研末,用凡士林调成30%(甲种)和20%(乙种)两种软膏,再取30%吴茱萸软膏和等量氧化锌软膏调匀,配成复方吴茱萸软膏(丙种)。

  对亚急性和一般慢性湿疹,及阴囊湿疹在亚急性期或早期者,采用乙种软膏,对多年慢性阴囊湿疹则采用甲种软膏,婴儿湿疹采用丙种软膏。

  局部搽药,每日2次。

  治疗口腔溃疡

  将吴茱萸捣碎,过筛,取细末加适量好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于双侧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

  用量:1岁以下用0.5~2钱,1~5岁用2~3钱,6~15岁用3~4钱,15岁以上用4~5钱。

  治疗256例,有247例治愈。

  一般敷药1次即有效。

  怎么辨别真假吴茱萸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性温,味辛苦,有毒。具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效,用于治疗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口疮溃疡、齿痛、疝气、脚气、湿疹及黄水疮等症,为开郁化滞、逐冷降气的常用药。

  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臭辣树的未成熟或将近成熟的果实冒充吴茱萸,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吴茱萸

  外观呈五棱状扁球形,直径2~5毫米,高约1.5~3毫米,表面绿色或绿褐色,粗糙,有细皱纹及鬃眼(学名油室),顶部平截,中间有凹窝及5条裂缝。

  有时在裂缝中央有突起的柱头残存,基部有花萼及果柄,果柄方圆形,长约3毫米,棕绿色,密布毛茸,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2枚,种子富油性,质坚易碎,闻之香气浓烈,口尝味苦微辛辣。

  伪品臭辣子

  外观呈星状扁球形,直径4~8毫米,比正品个稍大,多由4~5枚离生的蓇突果组成,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亦粗糙,有皱纹,但突出的油点没有正品吴茱萸明显。

  顶端呈梅花状深裂,果柄的绒毛少,横切面亦可见子房5室,每室亦有种子1粒,但呈椭圆形,且为黑褐色,种子上有凸起的皱纹,闻之无浓烈香气,但有股特殊气味,口尝味苦但无辣味。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吴茱萸煎剂对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0%水浸剂对絮状表皮癣菌等11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提取物能兴奋中枢神经,有较好的镇痛、催眠作用,并能增加颈动脉血流量,增强肾上腺素作用,提高脊髓反射的兴奋性,松弛小肠平滑肌,提高横纹肌张力,还有显著的驱蛔作用,而伪品臭辣子虽为同科植物,但不具这些功效,故不可代替吴茱萸药用。

  结语:以上就是三九养生堂的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中药材:吴茱萸。看了上面的介绍,小编相信你对吴茱萸有了新的了解了吧,知道吴茱萸的功效和作用了吗?吴茱萸可以治疗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疾病小编都告诉你了哦。

延伸阅读: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龙胆草的作用有哪些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 虎杖的功效有哪些 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 妙用骨碎补治疗常见病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石菖蒲的功效有哪些 草果的功效与作用 草果的临床应用有哪些 白芷的作用与功效 白芷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相关文章

  •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别名吴萸,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但是对于它的功效和作用却不太清楚了,而吴茱萸是一种中药,那么吴茱萸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吴茱萸是一种中药,但是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吴茱萸的功效   【性味】   辛;苦;热;小毒。   《本经》:味辛,温。   《别录》:大热,有小毒。   《药性论》:味苦辛,大热,有毒。

  •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山茱萸的处方

      或许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山茱萸,其实山茱萸是一种中药,有着极大的功效和作用。在日常的应用中叶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呢?又有哪些简易的处方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止带止崩、收敛止汗、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

  •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山茱萸的功效有哪些

      山茱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山茱萸的作用很多,可以用山茱萸治疗的疾病种类也很多,所以山茱萸的药用价值很高,下面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目录   1、山茱萸的简介 2、山茱萸药理作用有哪些   3、山茱萸功效有哪些 4、山茱萸的临床应用   5、山茱萸的药用选方有哪些 6、山萸肉的食用方法   7、山茱萸的医家论述 8、山茱萸的副作用   山茱萸的简介   

  • 山茱萸知识 山茱萸的食法及功效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非常著名的唐诗,而诗中的茱萸便是山茱萸,它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材。但是说到对于它的了解你知道多少呢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山茱萸的食法、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临床应用以及药方剂等等的知识。   目录   1、山茱萸简介 2、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3、山茱萸的药理作用 4、中药山茱萸的功效   5、山茱萸的临床应用 6、山茱萸的药方例   7、山茱萸的食法

  • 山茱萸

      山茱萸的功效:   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应用: 1. 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 2. 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

  •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治疗常见病的功效

      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生活中非常容易见到,但是人们对柴胡的作用认识不是很全面,不知道柴胡的功效和作用到底有哪些?下面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柴胡,让大家更加的了解这种中药材。   目录   1、柴胡的简介 2、柴胡的功效有哪些   3、柴胡的作用有哪些 4、柴胡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5、柴胡的治病验方有哪些 6、柴胡剂量不同主治功能不同   7、真假柴胡的识别方法 8、怀孕可以服用

  •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 如何利用肉桂治疗常见病

      肉桂是什么,肉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使用的很广泛,肉桂的食用方法也很多,例如肉桂茶、肉桂膏等等。下面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肉桂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怎么使用肉桂来治疗一些疾病。   目录   1、肉桂的简介 2、肉桂的功效   3、肉桂的药理作用 4、肉桂的各家论述   5、肉桂的附方 6、肉桂的临床应用   7、肉桂的民族用药 8、肉桂的食用方法   肉桂

  • 款冬花的功效与作用 款冬花治疗常见病

      款冬花是一味常见的传统中药材,在生活中也经常可以见到,但是并不一定知道那就是款冬花,款冬花的功效很多,临床应用很广泛,下面三九养生养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款冬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一些款冬花的食疗方的制作。   目录   1、款冬花的简介 2、款冬花的功效与作用   3、款冬花配伍应用 4、款冬花药理作用   5、款冬花的治病验方 6、款冬花的食用方法   7、款冬花散的功效 8、款冬花的副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

  • 真不二吴茱萸泡脚药包40ml*7小包米酒红参浴膏浴液祛湿气助眠排毒


  • 玫瑰花茶干花玫瑰花冠大朵正品官方旗舰店泡茶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 西梅干无糖无添加正宗新疆官方旗舰店的功效与作用无核孕妇纯正品


  • 西梅干无糖无添加正宗新疆的功效与作用无核孕妇纯正品官方旗舰店


  • 石斛粉的功效与作用枫斗官方正品铁皮旗舰店正宗霍山药材颗粒干条


  • 香附川芎夏枯草玫瑰花茶组合粉正品的功效与作用香附川穹夏枯草


  • 桑叶茶官方旗舰店正品中药材霜降秋后霜打桑葚桑叶茶的功效与作用


  • 石斛的功效与作用正宗霍山铁皮枫斗养胃茶非中药材官方正品旗舰店


  • 陈皮干中药材的功效与作用泡茶橘皮桔皮柑非川贝老新会陈皮饮片yy


  • 决明子茶正品旗舰店散装新货中药材菊花组合泡水泡茶的功效与作用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