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中医馆指南 脾胃虚寒8妙方

阅读:502

  编者按:天气渐渐转凉,很多人身体会出现无力、疲倦、脸色苍白等现象,这些都是虚寒的表现。那么,如何调理脾胃虚寒?脾胃虚寒的症状还有其他的表现吗?脾胃虚寒吃什么好呢?下文会一一的为大家阐述。

  1、禁生冷

  禁生冷内容:

  少饮冷饮、少吃冰淇淋、少吃水果、少吃凉拌食物,少用冷水洗浴、少穿透薄衣服、少穿凉拖鞋、少吹电扇冷空调、少开门窗入睡、少睡凉席、少露宿、避免淋雨、少穿湿衣服、少游泳、少接触玻璃铁器等。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与禁生冷内容类似的有:

  少食绿豆、鸭、螺丝、螃蟹等寒性食物,少用牛黄解毒丸、三黄片等泻火药,不宜过度使用消炎药,特殊岗位如地下室、井下、冷库、山里、骑摩托车等应增加防寒措施。

  2、艾灸保健

  艾叶性温,驱风散寒,温经止痛,是温灸的主要材料,艾灸激活穴性,能温经散寒,驱风除湿,活血止痛。

  随着随身灸、火龙罐、艾灸盒、无烟艾条的普及,艾灸保健变得更加安全简便,逐渐走向千家万户,成为虚寒体质必备保健品,艾灸大椎、足三里、神阙、关元、命门等穴均有很好的温补散寒功效。

  (1)腹泻------常艾灸足三里、神阙、中脘。

  (2)痛经------常艾灸关元、三阴交。

  (3)肢凉------常艾灸关元、大椎、足三里。

  (4)关节炎---常艾灸大椎、阿是穴。

  (5)畏寒------常艾灸关元、大椎。

  (6)腰冷------常艾灸关元、命门。

  (7)背凉------常艾灸大椎、肺俞。

  (8)膝痛------常艾灸大椎、足三里、阿是穴。

  (9)贫血-------常艾灸足三里、血海。

  3、中成药保健

  (1)虚寒胃痛------附子理中丸、黄芪健中汤类。

  (2)虚寒痛经-----艾附暖宫丸类。

  (3)虚寒腹泻-----四神丸、附子理中丸、补脾益肠丸类。

  (4)虚寒咳喘-----金匮肾气丸、真五汤类。

  (5)虚寒呕吐-----理中丸类。

  (6)虚寒腹痛-----附子理中丸、吴茱萸汤、健中汤类

  (7)虚寒痰饮-----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类。

  (8)虚寒心悸------桂甘龙牡汤、瓜蒌薤白汤、参附汤、真五汤类。

  (9)虚寒多寐-----附子理中丸类。

  (10)虚寒腰痛-----金匮肾气丸类。

  (11)虚寒阳萎-----金匮肾气丸类、左归丸类。

  (12)虚寒水肿-----金匮肾气丸、真五汤类。

  (13)虚寒痹痛-----乌头汤类。

  (14)虚寒痛经-----温经汤、艾附暖宫丸类。

  (15)虚寒流涕-----温肺止流丹类。

  4、中草药保健

  常用温阳散寒中草药有附子、干姜、桂枝、人参、肉苁蓉、鹿茸、补骨脂、淫羊藿、巴戟天、骨碎补、肉桂等,应在医师指导下对症选用,防止温补上火

  5、穴位保健

  常用温阳散寒穴位有气海、关元、足三里、百会、肾俞、神阙、命门、大椎等,应多灸。

  6、饮食保健

  常用温性食物有牛肉、羊肉、狗肉、生姜、白胡椒、葱蒜、酒类、辣椒等,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提倡热饮热食。

  7、药膳药酒

  常用驱寒药膳有当归生姜羊肉汤、附子羊肉汤等,常用驱寒药酒有苁蓉酒、人参鹿茸酒、天麻杜仲酒等

  8、护阳散寒小巧门

  (1)用结实粗棉部缝成小方袋,中间有隔层,一层粗盐一层艾绒封口,用微波炉加热后热敷大椎、神阙、命门、关元等穴位,能温阳散寒,艾盐袋可反复使用,不用时,晒干装塑料袋防潮。

  (2)用随身灸常灸大椎、足三里、关元等穴能温阳散寒,防止阳气受损,并可提升免疫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3)老年人手足不温,夜尿清长,气短足肿等,可常服金匮肾气丸温阳利水,纳气平喘。

  (4)长期足凉可用中草药附子、干姜、桂枝、肉苁蓉、补骨脂、巴戟天、透骨草、防风、威灵仙等煎水浴足,有很好温经散寒作用。

  (5)家住乡村虚寒体质朋友,建议在家修建节能火炕,天凉常睡火炕,能温阳散寒,防止阳气受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6)中医认为女人属阴,最易感受风湿寒邪,故女孩少食生冷食物,天凉多穿衣服防止痛经,女性经期、产褥期禁生冷,绝经期科学合理补钙,防止骨钙流失导致关节炎。

  (7)房事后不宜吹风扇冷空调,不宜冷饮冷食凉水洗浴,防止肾阳受损。

  (8)动生阳,静生阴。适当活动、气功太极有益生阳,并可增强体质。

  秋季吃梨可防感冒 脾胃虚寒者应煮熟再吃

  吃梨防感冒

  梨营养丰富,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西医研究发现,经常吃梨的人患感冒的几率远低于很少吃梨的人,每个梨中大约含有10克膳食纤维,可满足人体每日对膳食纤维需求量的40%,这些纤维素可帮助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

  吃梨时不要削皮,梨皮一样有滋润效果,而且纤维素含量更丰富。

  一梨三吃

  梨有很多种吃法,不同的吃法有特别的作用,生吃清热效果好,能明显解决咽喉干痒、声音嘶哑的症状,榨汁喝有滋润喉头、补充津液的功效。用冰糖蒸梨可以滋阴润肺、止咳祛痰,对嗓子有很好的润泽保护作用。

  各梨有各味

  梨的品种有很多,鸭梨和雪花梨保健作用最强。鸭梨甜度低、爽口、解油腻效果好,雪花梨有清热润肺的作用,是熬冰糖梨水的最佳选择。其他梨则可以视喜好选择,香梨甜度高,香味浓;南果梨风味浓郁;丰水梨细嫩多汁;啤梨肉质细腻。

  特别提示:

  梨性偏寒,脾胃虚寒、血虚、腹泻、手脚发凉的人最好煮熟再吃。

  总结:中医馆的指南希望能有效的帮助到大家。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平时要多注意保暖,多运动,合理的饮食与休息。

相关文章

  • 中医馆指南 中药妙方拯救“电脑脖”

      编者按:我们知道,长期面对着电脑工作的人,脖子会出现僵硬、不能灵活转动的毛病,这是颈椎病的症状,人们管这叫“电脑脖”。如何防治此类症状?颈椎病的最好治疗方法又是什么呢?   由于电脑操作者长时间低头伏案,颈椎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发生慢性劳损、变形,产生骨质增生(又叫骨刺),造成椎间盘突出。如果任其发展,病变的颈椎会压迫人的颈部血管、神经和脊髓。   正确的姿势对于需要长

  • 中医馆指南 身体5大症状说明脾胃有问题

      编者按:脾虚的症状有很多,可能很多人自身有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引起重视,也就不了了之。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脾虚的症状有哪些?到底脾虚吃什么好?   1、食不知味   中医理论中,脾跟饮食非常相关,如果是脾虚的话,脾的功能就会下降,相应地食物消化方面也会下降,因此大多数人会觉得食不知味,容易有饱胀的感觉,这都是脾虚的表现。 >>>高级中医馆 长期失眠试试操纵法 &darr

  • 脾胃虚寒怎么办 中医按摩调理脾胃最有效

      现代人的饮食没规律、作息不正常,从而影响到了脾胃的健康,很多人都出现了脾胃方面的问题。在中医养生中,调理脾胃的方法有很多,今天咱们主要来聊聊中医养生的按摩调理法。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中医养生中是如何进行脾胃调理的按摩法的吗?如果您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感兴趣的话,就跟着小编一块儿来了解一下吧!   现在处于寒冷的冬天,天气多变,受到寒气的侵袭,再加上在饮食上不注意,难免会出现一些肠胃问题,而脾胃虚寒是

  • 中医馆指南 六大急救穴位

      编者按:中医急救中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叫做穴位按摩法。你知道按哪些穴位可以急救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中医馆指南,教你六大急救穴位。   中医馆指南 六大急救穴位   大家都了解急救的意思,那么中医急救一般通过哪些方法?其中最常用的一种中医急救方法,即穴位按摩法。今日为大家介绍六个救命穴位的作用,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选择这些穴位。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一、劳

  • 中医馆指南 秋天如何止咳

      编者按:进入秋天以及很久了,很多人还是没有习惯秋天的干燥天气,人的抵抗力也非常弱,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子,一不小心就容易咳嗽,而且没日没夜的咳嗽、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会问,咳嗽吃什么好的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养生方面,有什么好的方法。   秋季燥咳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是稍有疏忽,仍可能会因此酿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所以应引起重视。   燥咳属于外感燥邪,治疗上应以宣散祛邪为主。

  • 中医馆指南 秋季养生4防

      编者按:天气凉了我们都知道得添衣物,而养生也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秋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   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秋季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中医提醒,秋季养生一定要预防以下四个方面。   1、防秋燥   燥邪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

  • 中医馆指南 怎样自我治疗失眠

      编者按:目前失眠分很多种,有的是轻度的,有的是重度的,造成失眠的原因也非常多,但是,归根结底,失眠是会影响人体健康的,也会影响白天的学习和工作的。那么,如何治疗失眠是个关键,下文会一一告诉您。   睡眠障碍是遍及全球的普遍问题,有关资料显示,全球约10%的人有慢性失眠症状,中国是最高发的国家之一,失眠已经成为一个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失眠者中大多数为从事IT、管理和新闻等脑力劳动的白领阶

  • 中医馆指南 舌头色泽知身体状况

      编者按:生病看中医时,医生会让你张开嘴看舌头,根据舌头的颜色可以初步判断疾病。舌头的不同部位都对应了哪些器官呢?比如,舌头发白、舌头发麻都预示着什么呢?如何从舌头的颜色看出身体的疾患呢?   舌的不同部位对应的相应器官:   舌尖——对应头部、心   舌中——对应胃,包括两侧分别对应肝胆等内脏   舌根&md

你可能感兴趣

  • 江中健胃消食片64片健胃消食脾胃虚寒所致脘腹胀满消化不良药


  • 套装7本 当代名老中医临证精粹 崔公让论治周围血管病+冯宪章论治皮肤病+郭淑云论治脾胃病+胡玉荃论治妇科病+李振华论治内科等


  • 糖尿病一日三餐怎么吃 糖尿病食谱糖尿病书籍糖尿病饮食书糖尿病食物救命饮食糖尿病菜谱糖尿病饮食指南食疗养生书籍中医大全三高


  • 艾灸排烟系统中医院养生馆艾灸馆新款室内移动伸缩管道排烟设备


  • 8号 黑科技美乳仪神器胸部护理乳房快速增大仪器【第二件半价】


  • 中医馆装饰挂画四季养生墙壁贴画九种体质背景墙艾灸养生馆装饰画


  • 8本套 西塘汉服文化周系列丛书 教你守规矩+教你守规矩2+梳缕+你不知道的锦衣卫+昏礼·婚礼+铠甲+当代汉服+汉服穿搭指南


  • 艾灸养生馆玻璃门贴纸中医推拿按摩馆橱窗装饰理疗店广告门贴贴画


  • 中医馆茶楼采耳技师女工作服养生馆理疗师中式服装中国风唐装套装


  • 养生馆美容院会所专用中医屏风隔断客厅遮挡帘折叠可移动现代简约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