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中医对血栓病的认识

阅读:263

  故寒凝血脉是血栓病形成的主要病因之一。《医林改错》也认为:“血受寒则凝结成块”,形象地说明寒是导致血栓的重要原因。寒凝血瘀导致的血栓病既有单纯的标实证,也有虚实夹杂证。

  “寒”是中医病因学中的“六淫”之一和辨证诊断学中的“八纲”之一。中医理论认为,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中也说:“阳虚则外寒……阴胜则内寒”。说明阴阳失衡、阳虚阴盛是产生内寒证的基础。《素问·调经论》认为:“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涩)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诸病源候论》中提出:“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寒凝血脉是血栓病形成的主要病因之一。《医林改错》也认为:“血受寒则凝结成块”,形象地说明寒是导致血栓的重要原因。

  寒凝血瘀在血栓病中的作用

  其一,寒性凝滞、收引。这是中医对寒邪(包括外感寒邪和内生寒邪)的两个主要致病特点的高度概况。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是指气血、营卫、津液等具有流动、升降出入运动特征的物质,其流动性减弱,流行缓慢,甚至停滞、凝结,产生气滞、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收引即收缩牵引、挛急,是指皮肤、腠理、肌肉、筋、脉等组织产生的收缩、紧张、挛急,产生恶寒、拘急、疼痛等表现。

  一方面,寒邪侵入机体后,会引起经脉收缩痉挛,血脉绌急而痛。如《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又提出:“寒则气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其缩蜷、绌急,即经络、血脉收引之意。

  另一方面,寒邪又可导致血流缓慢、血液凝滞而形成瘀血。《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淫所胜,血变脉中……民病厥心痛。”《灵枢·痈疽》亦云:“寒气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则脉不通。”历代医家对此认识基本一致,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也指出:“寒则血结,温则血消。” 金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心痛论》中有“久痛无寒而暴痛非热”之说,正是因为寒性收引,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而绌急,绌急则引络而痛,故暴痛多寒。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则进一步形象描述:“血受寒,则凝结成块。”寒性凝滞收引,不论外寒或内寒,均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血栓阻滞经脉。

  其二,寒为阴邪,易伤机体阳气。气为阳,血为阴,气为血之帅,推动血流形于经脉之中。而寒邪内侵,最易损伤阳气。阳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可导致血栓。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开篇第一条即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是指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阴邪侵犯阳位,故“阳微阴弦”为胸痹的基本病机。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中对其病机进行了深入分析:“心,阳气也;冷,阴气也。冷乘于心,阴阳相乘,冷热相击,故令痛也。”心主血脉,寒盛而心阳受损,必然导致心血瘀阻,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而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均提示冠状动脉的血栓形成与因感受寒邪伤及胸阳有关。

  其三,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念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灵枢·岁露论》),人的脏腑气血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胸中痛,胁支满……心痛暴喑”。临床上各类心肺血栓病,如冠心病、肺心病,冬季发病率高,且多因寒而复发加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易于气候突变,特别是每遇寒冷,则易发心痛。这是因为寒邪易伤人于自然界寒气较盛,而人体阳气又较弱时。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素问·藏气法时论》亦云:“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一年之中,以冬季易于出现寒邪为患;一日之中,以夜晚和凌晨易于出现寒邪为患,均为血栓病的高发时段。

  从现代医学研究来看,清晨交感神经张力升高,血管收缩,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升高,血小板聚集与血黏度增高。因此,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多易发于上述时间。《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中说:“心痛者,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者,有久成疹者。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心有支别之络脉,其为风冷所乘,不伤于正经者,亦令心痛,则乍间乍甚,故成疹不死。”明确提出本病的病因是“风冷邪气”侵及于心,如侵犯的是心之别络,则心痛之发“乍间乍甚”,病情较轻;如侵犯的是心之正经,则“朝发夕死,夕发朝死”,病情危重。《诸病源候论·久心痛候》进一步指出:“其久心痛者,是心之支别络脉,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故成疹不死,发作有时,经久不瘥也。”《千金要方》也认为:“寒气卒客于五脏六腑,则卒发心痛胸痹。”

  寒凝血瘀是血栓病中医证型

  寒凝血瘀导致的血栓病既有单纯的标实证,也有虚实夹杂证。后者病机趋于复杂化,多见于寒邪伤阳、因实致虚,或机体先有虚损,因正虚感寒而发血栓病的本虚标实证。以心脉血栓为例,《诸病源候论》说:“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即胸痹。”《圣济总录》认为:“卒心痛者,本于脏腑虚弱,寒气卒然客之。”《医门法律·中寒门》也有“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的论述。冠心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常见患者先有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再感寒邪而病情加重。无论哪种情况,“寒”始终是病机的关键,正如《素问·痹论》在论述疼痛时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可见,疼痛多与寒有关,寒凝血瘀是血栓病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

  分析历代经典文献论述,并验之于血栓病一年之中冬季多发、一日之中夜间和凌晨多发的临床实际,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气温最低,人体阳气较弱、阴气较盛的时间,寒邪易于侵袭机体,导致经脉挛急、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引起体内血行不畅、血液瘀滞成血栓而经脉不通的病理变化,寒凝血瘀是血栓病的主导病机之一。

  寒凝血瘀致血栓病辨证要

  综合古代医籍论述和现代研究,验之于临床实际,寒凝血瘀导致血栓病的辨证要点包括:

  ①可有感受外寒、过食生冷的病史,或素体阳虚,偏寒体质。

  ②症见面色淡暗或苍白,手足厥冷,或出冷汗,畏寒喜热,疼痛虽如绞如锥如刺,但得温则减,逢寒则加甚,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暗、紫暗或见瘀斑,苔白,或白腻、滑润,脉弦、紧、细、沉迟或涩。

  无论外感寒邪或内生寒邪,均引起血脉绌急、血瘀不通而成血栓病,只要机体表现出的“寒”的证候特征,就可辨证为寒凝血瘀之证。需要注意鉴别的是,一方面,感受寒邪可引起寒证,但也可从阳化热,产生热证。另一方面,其他证型的血栓病急性发作时也可有出冷汗、手足逆冷等一过性“寒”的症状表现,并非感受外部寒邪,而是由于气郁、血瘀等引起阳气内郁,使阳气不能外达所致,急性期过后“寒”的症状表现就会消失,不属寒凝血瘀之证。

  寒凝血瘀证血栓病治疗原则

  对于因寒凝血瘀而导致的血栓病,《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的治疗大法。《素问·调经论》云:“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素问·举痛论》认为寒邪所致的脉寒绌急疼痛“得炅则痛立止”。“炅”即热也,提示可以用温通散寒法治疗血栓病。《难经·二十二难》又指出:“气主煦之。”即是说各脏腑经络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靠气的温煦作用进行正常的循环运行,即“血得温而行,得寒则凝。”因此,温通活血是治疗寒凝血瘀证血栓病的总原则。

相关文章

  • 中医对疲劳的认识

      《黄帝内经》中对疲劳就有较充分的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丰富,使中医疲劳理论不断完善。内因、外因均可导致疲劳,但以内伤尤其过劳为主要病因。疲劳为害,涉及五脏六腑,主要为脾、肝、肾,首当推脾。疲劳属于中医学的“虚劳”范畴。   疲劳是机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于过长时间或过于繁重、紧张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而引起的作业效率明显的暂时降低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观上一般伴有疲倦

  • 中医对肾脏病的认识

      一、中医对肾性贫血的认识  肾功能不全时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一般来说,肾功能越差则贫血越严重,近代西医学认识到肾脏不仅是排泄器官,而且是内分泌器官,能分泌不少激素,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骨髓红细胞成熟,当肾功能减退时,此种激素不足,是引起肾性贫血最重要之原因。中医学在古代就提出肾主骨、骨生髓,又认为肾藏精、精可化血、精血同源,故肾病时可出现贫血。  二、中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  慢性肾功

  • 藏医药对疫病防治的认识和经验

      专家:北京藏医院 黄福开 仲格嘉 王春雷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在疫病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对疫病的认识、诊断、预防、治疗等均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本报特编发北京藏医院黄福开等的文章予以介绍,供广大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工作者借鉴、参考。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属于藏医学&

  • 痛经是什么引起的 对痛经的6大错误认识

      很多的女人都有过痛经的经历,相信一定让大家记忆犹新吧!痛经是什么引起的呢,生活中大家对于痛经怎么调理都有哪些自己的方法呢?其实痛经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自己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痛经怎么办才好吧!   女人痛经6个错误 需逐一认清楚   很多人都以为痛经就是肚子疼,其实除了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之外,疼痛还会蔓延到腰部、后背、胸口等部位。除了

  •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对心血管病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上了年纪的人最怕这边有毛病,那边也有毛病了,尤其是开春,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那么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大家知道吗?对心血管病的认识误区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心血管疾病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势,一旦忽视前期症状,延误或者控制病情,中风和猝死的几率也会倍增。   春天气温多变化,心血管疾病案例也会随之增加。而现代人生活习惯不佳,“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提早

  • 中医治疗脑血栓 治疗脑血栓的中医方法

      脑血栓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医治疗脑血栓的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还有一些脑血栓的预防措施,希望大家能够仔细的看下去。  中医治疗脑血栓  中医治疗脑血栓一向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是如何治疗吧,相信这些简单的办法一定能够帮助大家治疗脑血栓的。  方法一  把橘叶180克(新鲜的),鲜生姜120克,鲜大葱80克

  • 中医解读 能治百病的五大按摩秘方

      中医按摩是中医诊疗的一大特色,中医按摩养生保健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健身措施。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对病人来说,可使局部症状消退,又可加速恢复患部的功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解读 能治百病的五大按摩秘方。   常按摩这5个部位能治百病   特区一:腹脐   腹脐养生关键词: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rdqu

  • 结石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结石病的方法

      结石病是由于人体血液酸碱度失衡造成的,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主要由于结石病的治疗方法不当,中医认为,治疗结石病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消除结石,一方面平衡血液酸碱。下面中医针对肾病中的肾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及胆结石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肾结石的适应症运用排石疗法的条件是  (1)结石直径小于1.0厘米,形状规则,表面光滑,并且与肾盂肾盏无黏连而游离于腔内者;(2)泌尿道无明显畸形、狭窄和感染;(

你可能感兴趣

  • 空气波压力理疗仪康复医用静脉曲张气压治疗机老人血栓腿部按摩器


  • 【自营】飞利浦腿部按摩器全自动揉捏小腿肌肉放松气压老人防血栓


  • 空气波压力治疗机静脉曲张气压治疗仪腿部按摩器医用防血栓理疗仪


  • 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阻断神经末梢对疼痛信号传导缓解眼睛不适症状


  • 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阻断神经末梢对疼痛信号传导缓解眼睛不适症状


  • 闪亮TeenieWeenie小熊联名B6叶黄素护眼贴15对/盒颜色随机发


  • 它们是怎么长出来的 精装硬壳蒲蒲兰绘本了解蔬菜种植的过程认识植物生长的过程认识自然科普读物绘本图画故事书籍3-4-5-6-8周岁


  • 斗半匠2024新版认识人民币下册人民币学习教具元角分钱币专项练习认识钟表和时间一年级下数学练习题小学思维训练册10以内的加减法


  • 育人幼儿儿童零基础轻松学数学认识数字动画启蒙视频教程


  • 幼儿园认识时间不织布卡通时钟儿童diy手工制作钟表玩具教具材料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