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中医膏药要勤换 久贴也添病

阅读:269

 

  编者按:很多人在贴膏药的时候认为,一次膏药贴在上面可以持续很多天的药效。所以迟迟不换第二张,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膏药贴多久就要揭下来呢?

  中医膏药要勤换 久贴也添病

  很多人对膏药情有独钟,遇到腰酸腿疼总喜欢来上一贴。与软膏、霜剂不同,膏药附着紧密,作用深透持久,所以特别适用于顽固、肥厚、部位较深处的疾患。

  但贴膏药也得讲究个方式方法,要不也会给您添病。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一般来说,膏药一天就得换一次,有的甚至半天就得换一次,这要根据说明书上的药效持续时间来定。破溃的创面更应缩短换药间隔,以5~6小时为宜。两次应用之间还应适度清洗患处,清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之后让皮肤适当休息1~2小时。

  因为皮肤需要呼吸,汗腺、皮脂腺需要排泄,长时间敷贴膏药,造成局部温度高、湿度大,代谢废物不能排出,就会刺激局部皮肤,产生瘙痒等不适。

  如果膏药一贴3天,或者两贴之间不清洗,不留一点儿间隔,膏药中的成分就可能经过汗孔侵入皮肤深处,诱发过敏,引起接触性皮炎,俗名“膏药风”。

  出现与所贴膏药形状相同、边界清楚的红斑,伴随剧烈的瘙痒,厉害的还可能起水疱甚至大疱,十分痛苦。万一出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揭去膏药,洗净局部,之后轻的部位(红斑),可以外敷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膏或牙膏,或者用鲜白菜帮捣烂外敷;重的部位(水疱、大疱)必须请医生帮忙。

  高温高湿下如何保管中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许多家庭都或多或少备放一些常用中药或一些较珍贵的滋补药品(如人参、天麻、冬虫夏草、燕窝等等)。不过,一年四季气候不同,家庭居室的小气候也会相应变化,如何保管中药,使药性保持稳定,不影响疗效和滋补成分,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研究表明,中药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会使中药质量发生变化。比如,当温度高于35℃时,含脂肪多的中草药,由于受热过高,油质分离,容易引起泛油变质。比较起来,空气湿度对中药的影响更大。在相对湿度超过70%时,大部分药品通过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致使含水量增高,药品就容易发霉变质。另有一些药品在潮湿的空气影响下,容易潮解溶化。专家们一致认定: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例如南方地区的“梅雨”时节)最不利于中药保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及时晒药

  霉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根霉、毛霉、曲霉、青霉和黄霉。引发中药发霉的霉菌多为根霉和毛霉,主要原因是吸收了空气水分,使中药饮片含水超过了正常的比例(8%~12%)范围。所以,在高温高湿的时节,有经验的中药材经营商或医院药房管理员,会用机械除湿的方法,让中药饮片多吸收的水分“吐”出来。而对于家庭少量的中药,也可采取自然干燥的“晒干法”,降低中药饮片中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晒干后的中药饮片,一定要等放凉后再行收贮,否则其余热也会导致回潮而变质。

  密封保存

  家庭药品存放地,以阴凉、干燥、闭光处较适宜。如珍贵中药在较短时间内服用不完,最好分成若干份后将其密封保存。密封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蜡封法”:将药品盛放在洗干净的玻璃广口瓶或磨口瓶中,然后盖严瓶盖,用蜡转圈滴在瓶口处封严就行了。对那些易挥发性和可能串味的药(如麝香、番红花),密封后可放到冰箱中冷藏;对于那些容易虫蛀的药(如鹿茸),可以用少量花椒跟它存放到一块。

  降温降湿

  使得存放中药的空间的温度湿度较低,是预防中药霉变的根本措施,也因此,很多家庭的中药是存入冰箱的。但也有一些人,因为诸多原因,不愿用冰箱存放中药,因而室内降温降湿就显得特别重要。降温降湿的方法很多,可归纳为“自然法”、“物质法”和“机器法”。所谓的“自然法”,就是根据室内外的温湿差异,用自然通风或关闭门窗的方法,使得室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比如晴天的中午,开窗通风,阳光照射,能够达到防潮的效果;相反,到了阴雨天,为了阻止潮湿的空气,关闭门窗是一种有效措施。所谓的“物质法”,就是在存放中药的容器里面或周围,放置一些吸湿物质(如木碳、草纸、生石灰或一些食品干燥剂),直接降低中药周围的湿度。所谓的“机器法”也很简单,主要是利用空调设施,给室内降温(湿度同时也会降低),在温度不高的雨季,也可单独利用空调的抽湿功能。

  霉药处理

  一般而言,凡是生霉的中药饮片,若去霉后仍留有霉迹,且有异味,说明已霉烂变质,不可入药。对家庭存放的普通中药,“霉变即扔”不失为一个安全、卫生的措施。但有些珍贵药品,若霉变只限于表面,则可到中药房请药剂师鉴定,如仍有药用价值,可由药剂师采取去霉措施。主要是去掉霉灰,消灭霉菌。霉菌一般在50℃以上的温度,遇60%左右的乙醇或低浓度的酸,便失去活力,故灭菌的方法很多,有撞刷法、淘洗法、酒洗法、醋洗法、油擦法,等等。由于中药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因此去霉的方法也各有区别,非专业人士,不可擅自处理,更不可随便食用霉变的中药。

  中医如何看前列腺炎

  由于患上前列腺疾病的人很多,往往又羞于去治疗,或是拖延了很久才去治疗,或是没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再加上下焦的疾病,治疗起来也不那么容易,所以,现在被前列腺疾病所困扰的人很多,有人甚至认为这个病无法根治。其实,在中医看来,前列腺疾病并没有那么可怕。

  要首先明白前列腺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还得先借鉴现代医学的成果,通过解剖学,认识一下前列腺的结构:

  在膀胱和精囊的下方,就是前列腺,它的大小,就像一个较大的板栗。射精管和输尿管在其中合二为一,成为尿道,沿着阴茎通向外面。这就应了中医里的一个说法:肾有两窍,一个精窍,一个溺窍。精窍就相当于射精管,溺窍就相当于输尿管。

  中医又说:精窍开时溺窍闭,溺窍开时精窍闭。在正常情况下,平时,这两个管子都是闭合的,所以尿也不出来,精液也不会流出来。小便的时候,溺窍开了,精窍仍闭着,所以尿液流出来,精液不流出来;射精的时候,溺窍闭合着,精窍开了,所以精液能射出来,尿液不出来。前列腺就是这些管道的一个开关。

  任何开关,都需要很灵敏,开就得开得通畅,关就得关得严实,前列腺这个开关更是如此,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不尽、尿浊、滑精、性功能障碍、射精痛、尿闭,等等。这些都与前列腺有关。

  这个开关为什么不灵敏呢?原因主要有两个:

  ◇ 肾 虚

  前列腺属于肾系统,中医讲“肾司开合”,前列腺就是负责执行一部分开合任务的。肾虚会造成开合失司,不能很好地管这个开关了,于是开关出现故障。所以,性生活过度、手淫过多,耗伤了大量的肾精,可能导致前列腺疾病。

  ◇ 下焦湿热

  人的下体是最容易滞留湿邪的地方。憋尿的时候,湿邪容易在下体蔓延;性生活中忍精不射,会导致死精、败精滞留体内,化为湿浊之邪;肾虚不能充分蒸腾水液,也会导致湿邪停在下体。湿邪酝酿久了就会化热,于是,湿热交织,影响前列腺的开合功能;而且,湿热越结越深,缠绵不去,又极易使其成为一个慢性病。

  当然,肾虚则更容易导致下焦湿热,下焦湿热久了也必然导致肾虚,这两个因素也是互相作用的。

  有人认为是细菌导致了前列腺疾病,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是根本原因。细菌无处不在,必须人体该部位给细菌的生长提供的良好的条件,然后细菌才能生长。而湿热,正是细菌生长的绝佳环境。所以,是现有下焦湿热,然后才又细菌滋生,细菌滋生有加剧了前列腺疾病。

  所以,前列腺疾病并不可怕,需要先从日常生活中去防治:先要防止肾虚,做到节制性生活,解除手淫,不熬夜。再要防止下焦湿热,做到不憋尿,不忍精不射,避免久坐、久立,饮酒要有节制,不要酒后行房。至于已经产生的症状,通过养肾、驱逐下焦湿热,促进肾的气化等中医手段,就可以消除。

  结语:不管是吃药还是贴膏药都要严格的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来,以免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文章原载于《中华养生保健》,刊期:2012.06,作者:林子,霍寿喜,唐略,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文章

  • 中医讲解 究竟什么是膏药

      膏药的禁忌   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时,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因这类膏药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伤后即贴不能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局部有破损者,不可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   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禁用。如果贴膏药后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水疱,自觉瘙痒剧烈,说明对此

  • 中医讲 扭拉伤别马上贴膏药

      出现扭伤、拉伤之后,要立即停止运动,以免加重伤情,并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措施。如果出现抽筋,应反向拉抻抽筋部位的肌肉,同时进行局部按摩。如果出现肌肉拉伤,应马上在痛处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切忌揉搓和热敷。   急性扭伤拉伤大都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如果疼痛难忍,可以使用外用止痛药,比如扶他林乳胶剂,而不要一味忍耐。对于缓解疼痛,很多人更偏爱吃止痛药。其实,从药效上讲,外用止痛

  • 中医为你详解膏药的作用机理

      膏药   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   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   此外,因

  • 中医小常识 膏药的神奇功效和制作

      大家都知道膏药吧。膏药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外用药。膏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效果显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那么,你知道贴膏药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大学问吗?下面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我们的家庭中经常使用的膏药有黑膏药和橡皮膏药两种类型。而黑膏药包括跌打膏、镇痛膏、狗皮膏等。橡皮膏包括如伤湿止痛膏、消炎镇痛膏等。每种膏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方法,不能随意使用。   使用膏药注

  • 每天勤换内裤有助预防阴道炎

      内裤 勤换、单洗、晾晒、拒绝化纤:卢丹建议女性每天勤换内裤。内裤不要放入洗衣机里和其他衣物一起混洗,内裤尽量晾晒在有阳光、干燥的地方。选择内裤时,任海颖表示,虽然现在内衣各式各样,但建议不要选择透气性不好的内衣裤,尤其是化纤类的。选择正规卫生巾、卫生纸使用。   清洁 流水清洗、少用偏酸性洗液:每天进行外阴清洁,但不要清洗里面。不要过度清洁,不使用偏酸性洗液,那样会清洗掉有防御功效的乳酸杆菌。

  • 梅雨季防病要勤洗手

      原则上来说,大多数疾病的发病都是因为维生素感染造成的,如果想要有效预防疾病,那么预防微生物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在便后或者触碰过马桶后不洗手就去吃饭,从卫生角度来说,这和直接舔马桶没有区别。但没有洗手的结果就是,这些沾在手上的细菌很容易就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发微生物感染。   如果公司里有人感冒了,如果这个人用手捂着口鼻咳嗽或打完喷嚏之后没有洗手,那么,附着在手上的细菌就会附着在键盘或

  • 预防手足口病一定要勤洗手

      到了人间4月天,手足口病又进入传统高峰期,尤其是手足口病近日肆虐东莞,该市疾控中心监测发现,容易导致危重病例的EV71病毒已经成为全市手足口病的绝对优势毒株,超过七成的构成比,远高于全国和广东省大约50%的比例。2008年手足口病的肆虐令很多家长心有余悸,专家提醒家长,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家长无须恐慌,但是要避免进入手足口病防治的误区。  误区一亲吻孩子不会传染疾病  专家说,很多家长都喜欢亲吻

  • 光脚隐患多 健康更要勤泡脚

      天气一热,光脚穿凉鞋的女性越来越多。虽然舒服又美观,但光脚穿凉鞋会带来很多的健康隐患。   没有袜子保护,脚和鞋经常“亲密接触”的结果是容易使脚后跟等常与鞋接触部位角质层越长越厚,脚背、脚趾等与鞋摩擦部位容易出现皮肤发红、丘疹、起水疱等症状。这是因为皮肤对皮革、橡胶等鞋的材料过敏所致,属于接触性皮炎。   此外,脚的脂肪层薄、保温差,又距离心脏最远、供血差,所以脚掌皮肤

你可能感兴趣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DARLIE好来(原黑人)牙刷柔丝深洁5支护龈防出血卫生勤换多支装


  • DARLIE好来(原黑人)牙刷细毛护龈炭丝深洁软毛成人12支勤换多支装


  • DARLIE好来(原黑人)牙刷细毛护龈炭丝深洁软毛成人12支勤换多支装


  • 日本进口久光制药 5.0温感伤筋膏药镇痛贴20枚关节肌肉痛腰痛膏药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