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阅读:276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生,以婴幼儿期最常见。

中医认为本病属“心悸”、“怔忡”、“气滞”、“水肿”、“血瘀”或“脱证”等范畴。

病因病机

外因为感受六淫之邪,内因为心之气血阴阳不足。

心主血脉,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贯脉于心,血脉的充盈及正常的运行,有赖于心气、心血与阴阳的调和。小儿胎禀不足,或素体虚弱,易感外邪,风湿病邪反复犯心,或外感温热毒邪,温邪化火,火灼心营,使心阴受损,亦可累及心阳;若久病血虚,心血不足;或久病阳虚,心阳受损,可使气血运行阻滞,气滞血瘀。小儿心力衰竭多因病邪内伤心血、心阳,致阴阳不足,故以虚为本病之本,病情发展形成气滞及血瘀,则以实为本病之标。

辨证论治

1.气阴两虚证

[证候] 心悸,气促,活动后加重,易疲劳,颧红,盗汗,低热,口渴不多饮,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 益气养阴,收敛心气。

[方药] 生脉散。主要药物:人参、麦冬、五味子。

可加生地黄、玄参、麦冬养阴清热;加远志、茯神、酸枣仁养心安神;大便偏干者,加火麻仁、瓜蒌仁润肠通便。

2.心脾两虚证

[证候] 久病心悸,动则气促,面色苍白,体倦乏力,多汗,食少腹胀,下肢浮肿。舌胖嫩,边有齿痕,脉沉细弱或结代。

[治法] 益气补血,养心健脾。

[方药] 归脾汤。主要药物: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

胸闷不舒者,加枳壳、郁金理气宽胸;下肢浮肿者,加茯苓、泽泻、薏苡仁淡渗利水。

3.阳虚水泛证

[证候] 呼吸喘促,端坐呼吸,心悸,汗出,面色苍白或晦暗,腹胀,全身浮肿显著,尿少。舌体胖大,苔白,脉沉细无力或有结代。

[治法] 益肾健脾,温阳利水。

[方药] 真武汤。主要药物:附子、茯苓、白术、白芍、生姜。

水饮上逆、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生姜和胃降逆;尿少、肿甚者,加泽泻、猪苓、大腹皮利水消肿。

4.心血瘀阻证

[证候] 心悸,气促,胸闷不适,面色晦暗或青紫,唇舌指(趾)发绀,肝脏肿大,下肢或全身浮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有结代。

[治法] 补阳益气,活血化瘀。

[方药] 血府逐瘀汤。主要药物: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赤芍、枳壳、柴胡、川芎、桔梗、牛膝、甘草。

加人参、附子补阳益气,以利血脉之运行;胸闷胸痛者,加丹参、郁金、降香理气散瘀止痛;汗出较多者,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

5.心肾阳脱证

[证候] 心悸,气促,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气息衰微,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全身浮肿,面色发绀,四肢厥冷,指(趾)甲青紫。舌质淡或晦暗,苔薄白,脉微细欲绝。

[治法] 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药] 参附龙牡救逆汤。主要药物: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甘草。

阳气暴脱者,加桂枝、干姜、五味子、黄芪、麦冬回阳救逆,益气敛阳。

经验方

1.验方一

[药物组成] 黑锡丹。

[功效] 纳气平喘。

[适应证] 重症心衰的抢救。

[用法用量] 小儿每次1~6克,每日两次。

2.验方二

[药物组成] 葶苈子末。

[功效] 强心利尿。

[适应证] 心衰水肿。

[用法用量] 研末,每次1~2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疗程2~3周,婴幼儿剂量酌减。

3.名老中医朱锡祺方——通脉饮

[药物组成] 桂枝、赤芍、桃仁、川芎、益母草、红花、丹参、麦门冬、黄芪、甘草。

[功效] 活血化瘀,益气通脉。

[适应证]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4.名老中医高濯风方——强心汤

[药物组成] 红参、黄芪、山茱萸、丹参、甘草。

[功效] 益气扶阳,化瘀通饮。

[适应证]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适宜技术

1.针灸法

(1)体针:主穴为内关、间使、通里、少府、心俞、神门、足三里等。辨证取穴:水分、水道、阳陵泉透阴陵泉、中枢透曲骨;三阴交、水泉、飞扬、复溜、肾俞。以上几组穴位可酌情选用。咳嗽痰多取尺泽、丰隆;嗳气腹胀取中脘;镇静安眠取内关、间使、少府、曲池;止咳平喘取肺俞、少府、合谷、天突。每次选部分主穴及辨证取穴4~5个穴位,平补平泻,留针15~20分钟,每日一次,5~7日为一疗程,休息3~5天,再行下一疗程。

(2)耳针:取穴心、皮质下、交感、神门、肺、肾等。每次取2~3穴,毫针浅刺,每日或隔日一次,5~7次为一疗程。

2.推拿法

推攒竹,揉百会,补脾经,推三关,揉五指节。每日一次,5~7次为一疗程。摘自《儿科疾病中西医诊疗技术》

相关文章

  • 小儿腹泻中医诊疗技术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有改变(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小儿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虽然由于儿童营养情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由腹泻病引起的死亡率明显地下降,但其发病率仍高。小儿腹泻为儿科重点防治的四大病之

  • 小儿感冒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称感冒,四季皆可发生,以气候骤变及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小儿感冒多见挟痰、挟滞、挟惊等兼证。辨证论治1.常证(1)风寒感冒证[证候] 发热轻,恶寒,无汗,头痛,鼻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部不红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治法方药] 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2)风热感冒证[证候] 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鼻流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咽红肿痛,口

  • 小儿营养不良中医诊疗技术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由于摄入不足或由于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的组织。临床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脂肪逐渐消失,肌肉萎缩,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本病在贫困地区较多见,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改善,本病的发病减少,目前主要由于喂养不当引起。相似于中医的“疳证”,是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辨证论治1.疳气证[证候] 形体略见消瘦,面色稍萎黄,食

  • 肠炎中医诊疗技术

    肠炎是肠道炎症的泛称。根据发病的特点可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肠炎,是一种肠道黏膜急性卡他性病变;慢性肠炎,是肠壁黏膜炎症病变过程极为缓慢且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一种疾病,它由急性肠炎转化而来,腹泻为其主要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学“泄泻”的范畴。病因病机急性肠炎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或暑湿热邪,客于肠胃,脾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及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水谷混杂

  • 癫痫针灸诊疗技术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短暂性突发性大脑功能失常而引起的疾病。根据放电神经元的部位及扩散范围不同,临床上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及自主神经等单独或组合出现的功能障碍。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等症状。这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中医学称本病也为癫痫,又称痫证、癫疾,俗称“羊痫风”。辨证分型实证:多见癫痫初期,发作时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吐白沫,角弓反

  • 癫痫中医诊疗技术

      癫痫是一种由于脑功能异常所导致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惊厥。发作是脑内神经元群过度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脑功能障碍,因放电部位与范围不同而表现症状不同。发作范围可为部分性或全身性;发作形式可为一过性意识障碍、运动性抽搐、感觉异常、自主神经紊乱或精神行为异常等。小儿癫痫患病率约为3%~6%。   中医学称本病为“痫病”,俗称“羊痫风”。   辨

  • 水痘中医诊疗技术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其特征,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水痘与带状疱疹的病原体相同,初次感染时发生水痘,再度受同样病原体感染时可出现带状疱疹。水痘易感儿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较多见。儿童时期任何年龄皆可发病,而以1~4岁最为多见。一次患病可获持久免疫。   中医学以其皮疹形态如

  • 闭经中医诊疗技术

      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前者指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还未来潮者,或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者。后者则指以往曾已建立月经周期,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后期出现的无月经均属生理性闭经,不在讨论的范畴。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mi

你可能感兴趣

  • 加厚加固中医正骨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美容床小儿推拿门诊诊疗检查床


  • 正版浮针书籍4本 浮针医学纲要+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肌肉学概要基于浮针诊疗实践的探索+浮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浮针疗法教程视频


  • 中国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疾病负担及诊疗现况横断面调查研究报告治疗书籍类办关于有关方面与和跟学习了解知识方法技术巧做怎么怎


  • 肌肉学概要:基于浮针诊疗实践的探索


  • 口腔诊所牙齿项目介绍海报定制牙科诊疗简介宣传防水展架画面挂画


  • 加厚升级PT成人训练老人瘫痪康复护理理疗诊疗床居家推拿按摩厂家


  • 加厚升级PT成人训练老人瘫痪康复护理理疗诊疗床居家推拿按摩厂家


  • 加厚升级PT成人训练老人瘫痪康复护理理疗诊疗床居家推拿按摩厂家


  • 带孔推拿按摩床罩理疗针灸诊疗床床罩门诊床罩美容床罩床单包邮


  • PT康复训练床器材护理推拿按摩理疗医疗床家用检查诊疗床手法床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