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风湿热中医诊疗技术

阅读:246

  风湿热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全身性结缔组织免疫炎性病变。病变主要累及心脏、关节,其他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及皮下组织、浆膜、血管等均可受累。发病以学龄儿童多见,初次发作多见于6~15岁小儿,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寒冷、潮湿、居住拥挤容易致病。其中心脏的非化脓性急性炎症可导致患儿死亡;反复发作可形成风湿性心瓣膜病,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和生命。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因经常出现发热,故与热痹尤为接近。

  病因病机

  小儿阳气未充,或素体阳虚,腠理疏空,风寒湿邪乘虚入侵肌体,搏结于肌肉、关节,致气血经络闭阻而发生肌肉酸痛,关节肿痛。感受风湿热邪,或风寒湿从阳化热,流注脉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发热,关节红肿热痛。湿热之邪久而不除,邪气深犯于脉,随气血入经络,流窜于心,久则心体受累,损其心膜、心络、心肌,致使心失所主,故见心悸气短,胸闷。湿热之邪滞留筋脉,湿阻热瘀,筋脉失养,致使筋脉拘急不能自控而出现挤眉弄眼,伸舌歪嘴,手舞足蹈。

  辨证论治

  1.风湿热盛,阻痹经络证

  [证候] 发热,关节红肿疼痛,游走不定,烦躁,多汗,舌淡红,苔白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 疏风清热,利湿通络。

  [方药] 大秦艽汤。主要药物:秦艽、川芎、当归、白芍、细辛、羌活、防风、黄芩、石膏、白芷、白术、生地黄、熟地黄、茯苓、独活、甘草。若发热重,关节红肿,口渴者,加青黛、知母清热降火滋阴;若关节肿胀、麻木,肢体沉重者,加薏苡仁、苍术、防己、海桐皮以利湿通络;若皮肤红斑,皮下结节较重者加丹参、牡丹皮、桃仁以活血化瘀,通络消斑;关节疼痛较重者,加地龙、丝瓜络、忍冬藤宣痹通络。

  2.风寒湿盛,留著关节证

  [证候] 关节肿胀疼痛,肢体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或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治法] 祛风散寒,利湿通痹。

  [方药] 独活寄生汤。主要药物:独活、桑寄生、秦艽、细辛、桂枝、杜仲、牛膝、川断、当归、赤芍。若关节肿胀者,加萆藓、木通、姜黄利水通络;肌肤麻木不仁者,加海桐皮、稀莶草祛风通络。

  3.湿热内侵,心脉受累证

  [证候] 关节疼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胸闷,乏力自汗,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有结代。

  [治法] 益气通脉,养心安神。

  [方药] 炙甘草汤。主要药物:炙甘草、人参、生地、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生姜。若低热不退,湿热留恋不去者,加地骨皮、秦艽、银柴胡以清退虚热;心悸少寐者,加远志、酸枣仁以养心安神;若有心阳虚衰,可用参附龙牡救逆汤以回阳益气、救逆固脱。

  4.邪犯筋脉,引动肝风证

  [证候] 患儿肢体不自主动作,挤眉弄眼,吐舌歪嘴,舌质红,苔白,脉弦滑。

  [治法] 平肝息风,祛风解痉。

  [方药] 玉真散。主要药物: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玉真散具有祛风解痉的作用,加用钩藤、珍珠母、石决明、白芍以平肝息风。

  经验方

  1.验方一

  [药物组成] 稀莶草、生白术各15克,薏苡仁18克。

  [功效] 疏风清热,利湿通络。

  [适应证] 湿热蕴结之痹证。

  [用法用量] 水煎,每日一剂,分3次服。

  2.验方二

  [药物组成] 鸡血藤9克,海风藤9克,桂枝9克。

  [功效] 祛风散寒,利湿通痹。

  [适应证] 寒湿痹阻之痹证。

  [用法用量] 水煎,每日一剂,分3次服。

  3.赵心波经验方

  [药物组成] 麻黄3克,薏苡仁15克,甘草5克,白术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l0克,杏仁6克。

  [功效] 祛风湿,解表邪。

  [适应证] 风湿热活动期,关节型。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4.王伯岳经验方

  [药物组成] 太子参9克,麦冬6克,五味子6克,连翘9克,菊花9克,莲子心6克,蚕沙9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桑枝12克。

  [功效] 祛风湿,清热止痛。

  [适应证] 风邪偏盛而兼心悸者。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5.桃红四物汤合二妙散

  [药物组成] 桃仁、川芎、生地黄、炒苍术各10克,红花8克,当归、赤芍、黄柏各12克。

  [功效]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适应证] 本病之湿热流注关节证。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剂。服药最多2个月,最少10剂。

  6.自拟二妙止痹汤

  [药物组成] 黄柏、苍术、木瓜各15克,薏苡仁、桑枝、葛根、海桐皮、宽筋藤各30克。

  [功效] 清热祛风湿,通络止痹痛。

  [适应证] 本病之湿热流注关节证。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剂,温服。

  7.上中下通用痛风汤

  [药物组成] 黄柏15克,苍术15克,龙胆草15克,防己15克,天南星10克,桂枝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威灵仙15克,白芷5克,羌活15克。

  [功效]清热疏风,燥湿活血。

  [适应证] 急性风湿热。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口服。

  适宜技术

  1.针灸法

  (1)针刺:关节痛常用穴位为肩髃、曲池、外关、后溪、环跳、阳陵泉、绝骨、足三里、膝眼等,每次取3~5穴,中强刺激,以泻法为主,适用于较大儿童;心脏炎常用穴位为间使、神门、郄门、心俞、膻中等。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灸法:常用穴位为肩髃、曲池、外关、后溪、环跳、阳陵泉、绝骨、足三里、膝眼等,采用温和灸法。用于寒湿性关节疼痛。

  2.推拿法

  发热重清天河水、开天门、推坎宫;上肢关节痛揉肩井、推三关、揉窝风;下肢关节痛按揉足三里、掐膝眼、揉昆仑、拿委中。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热熨法

  食盐250克,小茴香60克。炒热后用布包,热熨关节,每日1~2次。用于寒湿痹阻证。

  4.熏洗法

  方法一:艾叶9克,红花9克,透骨草15克,花椒6克。水煎汤,趁温熏洗患处关节,每日3次。用于风寒湿痹挟有瘀者。

  方法二:桑枝20克,柳枝20克,榆枝20克,桃枝20克。水煎汤,趁温熏洗患处关节,每日2~3次。用于湿热痹阻,关节红肿热痛者。

  5.食疗法

  猪脚伸筋汤:薏苡仁20克,木瓜20克,伸筋草20克,千年健20克,用纱布包好,与猪脚一只,共放入锅内,文火煨烂,去渣,不放盐。喝汤吃肉,分两餐食用。用于阴虚痹。

  薏米丝瓜汤:薏苡仁20克,薄荷6克,丝瓜50克。将薄荷煎水,文火炖10分钟,加入丝瓜、薏苡仁,至熟透,纳入调味品即可。用于湿热蕴结兼有表证者。

  6.中成药

  四妙丸。3~6岁每次2克,7~9岁每次4克, 9岁以上每次6克,每日3次口服。用于湿热阻络证。D2

相关文章

  • 肠炎中医诊疗技术

    肠炎是肠道炎症的泛称。根据发病的特点可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肠炎,是一种肠道黏膜急性卡他性病变;慢性肠炎,是肠壁黏膜炎症病变过程极为缓慢且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一种疾病,它由急性肠炎转化而来,腹泻为其主要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学“泄泻”的范畴。病因病机急性肠炎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或暑湿热邪,客于肠胃,脾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及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水谷混杂

  • 癫痫中医诊疗技术

      癫痫是一种由于脑功能异常所导致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惊厥。发作是脑内神经元群过度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脑功能障碍,因放电部位与范围不同而表现症状不同。发作范围可为部分性或全身性;发作形式可为一过性意识障碍、运动性抽搐、感觉异常、自主神经紊乱或精神行为异常等。小儿癫痫患病率约为3%~6%。   中医学称本病为“痫病”,俗称“羊痫风”。   辨

  • 水痘中医诊疗技术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其特征,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水痘与带状疱疹的病原体相同,初次感染时发生水痘,再度受同样病原体感染时可出现带状疱疹。水痘易感儿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较多见。儿童时期任何年龄皆可发病,而以1~4岁最为多见。一次患病可获持久免疫。   中医学以其皮疹形态如

  • 闭经中医诊疗技术

      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前者指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还未来潮者,或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者。后者则指以往曾已建立月经周期,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后期出现的无月经均属生理性闭经,不在讨论的范畴。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mi

  • 指骨骨折中医诊疗技术

    指骨骨折为手部最常见的骨折,骨折段受附着肌腱牵拉而造成较为典型的畸形。治疗上不可轻视,处理不当可发生畸形愈合,还可因关节囊挛缩,骨折端与邻近肌腱相粘连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对手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病因病理 指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所致,易引起开放性骨折。有横断、斜行、螺旋、粉碎或波及关节的骨折。骨折可发生于近节、中节或末节,而以近节骨干骨折后多见。 临床表现 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手指伸屈功能受限。有

  • 羊水过多中医诊疗技术

    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毫升,称为羊水过多。多数孕妇羊水量增加缓慢,在长时期内形成,称慢性羊水过多;少数孕妇羊水在数日内迅速增加,称急性羊水过多。发病率为0.5%~1%,合并妊娠糖尿病时,其发生率高达20%。中医称本病为“胎水肿满”,亦称“子满”。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因病机是妇人素体脾虚,孕后则气血下聚养胎,脾气益虚,土不制水,水停胞中,发为胎水肿满。辨证论治[证候] 妊娠后期,腹部增大

  • 小儿腹泻中医诊疗技术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有改变(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小儿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虽然由于儿童营养情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由腹泻病引起的死亡率明显地下降,但其发病率仍高。小儿腹泻为儿科重点防治的四大病之

  • 疱疹性口炎中医诊疗技术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若溃疡面积较大,弥漫全口,全身症状较重者,称“口糜”;口疮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致患儿身体瘦弱,称“口疳”。病因病机风热乘脾:外感风热之邪,由肌表侵入,内应于

你可能感兴趣

  • 加厚加固中医正骨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美容床小儿推拿门诊诊疗检查床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浮针书籍4本 浮针医学纲要+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肌肉学概要基于浮针诊疗实践的探索+浮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浮针疗法教程视频


  • 中国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疾病负担及诊疗现况横断面调查研究报告治疗书籍类办关于有关方面与和跟学习了解知识方法技术巧做怎么怎


  • 图解足反射疗法轻松速学中医特色足反射疗法手法足部穴位按摩应用反射区功用主治常见病对症按摩消百病各科诊疗辨证论治望触足诊病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