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隋唐中医发展简史

阅读:262

  隋朝 (公元 581~618 年)

  关于隋代

  这段时期战乱频密,人们都希望再一次将国家统一,以回复前汉般的繁荣倡盛。公元581年,杨坚夺取了北周的政权,之后更将南朝最后的国家-陈国打败,统一了中国,他建立隋朝并自称为隋文帝。

  然而隋文帝的继承者,隋炀帝横征暴敛,激起民变。终于公元 618 年被李渊推翻,之后建立了唐朝。

  巢元方 (公元 610年)

  巢元方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巢元方是一位太医博士,即是皇帝的医师。公元 610年,巢被隋政府指派编写《诸病源候论》又称《巢氏病源》。这书共 50卷分67节,论述了 1,700种病症。

  它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反映早在隋代就对病源的探讨,发病机理的分析,以及对症候的描述方面,有了相当深入、系统地探索,是中国最早的病因证候学记录。

  此书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皮肤学、眼科及耳鼻喉科。这本书对病症的详细描述,引起深远影响,许多后世中医著作对有关的论述都是直接或间接引用本书的原文及论点。

  唐朝 (公元 618~907年)

  关于唐代

  唐朝是由李渊建立的(公元618~626 年)。之后由他儿子李世民继位,著名的唐太宗(公元626~649年)。早期唐朝以多样化的怀柔-羁留手段,形成很多民族部落的归附,扩大了国家版图。

  唐朝行政机构完备,法律制度严密,经济繁荣,成为当时极为富庶及高度文明的国家 。在这个时期,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诗词绘画,佛教儒学等十分兴盛,对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唐朝政府重视医疗,临床医学成为主流,且日趋专科化。另外频繁地与外来文化交流,也丰富了中医学内容 。当时已有较完善的教育机构。

  唐朝 公元618 ~ 907年

  太医署

  公元 624 年唐政府设立了"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及药工四部组成。而医师培训后,主要会为皇帝,皇室及贵族们服务 。医学教育分为两方面:医疗及药学。

  皇室医学院

  包括医科、针科、按摩科及咒禁科。医科课程规定,学生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之基础课程,然后再学习临床之内科、儿科、外科、耳鼻口齿科及拔火罐科。

  咒禁科即以法术驱邪治病,是受道教及佛教等影响的重要中国传统,反映了中医全面性的治疗手法中,精神修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药园

  同时期在京城还设有药园,招收青年充当学习生,学习种植及制作药材,以培养药学人材。

  考试

  考试制度

  这个时期的太医署非常重视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试,以评核成绩,并规定学习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学。而医师们的升迁制度也是基于他们的成功治愈率。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设立考试制度的国家,并促使其他国家相继仿效。公元931年,阿拉伯也开始要求医生通过考核来确定资格。直到公元1140年,西方国家罗马才立法,要求设定考试以评定医生资格。

  唐太宗执政期间,公元 629 年,即太医署成立 5 年之后,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开始在某些州郡建立。公元713年,地方政府可自行委任教师到这些地方医学院教授。

  公元723年,地方政府已授权可指派医师为本地民众服务。医学教育形式因此而并非只有"师徒相授"了。

  第一部国家药典

  《新修本草》 - 世界上第一部国家颁行的药典

  先前曾提及《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药典参考,大概是公元前一和二世纪的作品。 之后被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校订并重新命名为《神农本草经集注》。也是中医本草的重要文献。

  唐朝首创由政府委任组织编撰药典颁行全国。在公元 657~659 年间,唐政府命令苏敬等20位同业专家集体编撰,同时又诏令在全国各地征集道地药材,绘成药图。

  终于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 《新修本草》。比欧洲最早的政府药典要早多个世纪。

  中外医药交流

  佛教徒去印度

  朝圣并带回经文

  由于中国强士不断扩张,交通运输系统改善了,与外面的文化交流增加,中国派医师到外面如高丽、日本、印度及越南等,很多前述的医着又被翻译成该国语言。中医学开始渗入其他医学文化。

  另一方面,这些外来的文化也扩充了中医学内容。从韩国输入了很多草药,例如人参、白附子、 玄胡索等,从越南输入的也有香草,苏木和丁香等。

  由于佛教普及,僧侣们常常往印度朝圣,加强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许多印度医书被翻译成中文,据记载当时有印度医生在中国行医。中医眼科技术的提高也归功于印度医术。作为回报,中国药材例如麻黄、人参和白芷等被带到印度。

  由于阿拉伯商人到中国经商,中药也影响了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将炼丹术、脉诊技术以及草药如大黄、肉桂等带回国。炼金术就是经此而流传到西方其他国家。

  另一方面新品种草药例如香、没药和葫芦巴等输入了中国;来自波斯的无花果,今天仍是中医用于通便的常用药。此外西藏医药也从中医及阿拉伯医学中获益。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药王

  药王- 孙思邈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是中国医药发展史里最有影响的医师之一,他的行医手法及医德尤甚。由于自己身体虚弱,使他对医药产生兴趣,并以自己为首位病人。

  孙思邈精通医药、佛教、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当时隋文帝、唐太宗及唐高祖都希望诏他入朝为官。然而孙思邈一 一拒绝了这些职位,而是贡献自己的一生为普通百姓服务。

  他相信最佳的治疗方治是预防疾病发生,最差的治疗方治是当疾病开始后才处理,后者意谓医师们不能保持病人身体健康。

  孙思邈最出名的著作是《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共30卷记载5300首医方。《千金翼方》共30卷记录了2571条药方。孙思邈对疾病的观念及疗法至今仍受高度重视。

  当时他已了解到霍乱及痢疾的成因是饮食不洁,而非人们普遍相信的邪恶之说;他正确地认识到肺结核是一种肺脏疾病,亦是创新的观念;他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麻疯病专家,有记录说他治疗过600个病例。

  孙思邈亦闻名于诊断及治疗营养缺乏病。虽然他不了解甲状腺肿大的原因(甲亢是由于碘缺乏所致),但他知道会发生在山区居住或饮用不洁食水的人士;于是处方鹿及羊的甲状腺给病人,以提高甲状腺素的摄取量。

  对于夜肓症(维他命A缺乏引致的夜晚视力不良疾病),孙思邈利用、牛及羊的内脏将此病治愈,肝脏含丰富维他命A,可以补充病人的不足。

  他亦是医学历史上,第一位记录脚气病之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医生,脚气病是一种由维他命 B1缺乏引起的营养缺乏疾病。孙思邈会处方给脚气病人富含维他命 B1的复合方剂。

  孙思邈倡导积极养生,反对魏、晋时期盛行的服仙丹求长生方法。他强调更积极的方法,例如锻炼气功、体操及推拿等,以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他反对日常生活中过度饮酒、食用未经处理的肉类及在公共场所吐痰。

  孙思邈认为在诉诸用药之前,应先尝试饮食治疗。

  孙思邈的其他创新包括针灸和药物方面。他主张针药并用,并探索出新的应用穴位,创制彩色经络图。他认为艾灸应该在施行针刺疗法之前执行,而且强调使用 阿是穴,是今天被医家们常用的穴位。

  孙思邈有非常丰富的草药知识,而且非常注重收割季节及处理药材方法。对中国药物学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相关文章

  •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医发展简史

      三国时期 (公元220~280年)   * 魏国 公元220~265年   * 蜀汉国 公元221~263年   * 吴国 公元222~280年   两晋时期 (公元265~420年)   * 西晋 公元265~316年   * 东晋 公元317~420年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 明代中医的发展

      明代 (公元1368-1644年)   关于明朝   明代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曾经出家为僧,最后做了起义军领袖成功推s翻元朝。公元1368年,朱元璋利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有利形势,自封明太祖称帝,改年号 洪武。   明代初期,特别是永乐年间(1403-24),较注意恢复与发展,进行了一些政治及民生改革,使农产品和家庭工业品得以商品化。   明代

  • 清代中医文化的发展

      清朝 (公元1644-1911年)   关于清朝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由于长期内忧外患,明朝终于1644年被满清贵族推翻。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国内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   最初的几位皇帝,特别是康熙(1662-1722)、雍正(1723-35)及乾隆(1736-96

  • 近代中国的中医发展

      近代中国 (1912年)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异常复杂,中医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发展。早在19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兴建大量医院、学校及药房,使西医学急速发展起来。另外,政府的医疗政策主导了医学发展。   例如1920-1940年国民政府期间,政府采取排斥、抵制中医的措施,认为提升西医学地位等同将国家现代化。西方医学传入后,一些医家试图将中西医学加以汇通,从理论到临

  • 中医简介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

  • 金元时期中医发展史

      金元时期 (公元1115~1368年 )   *金国 公元1115~1234年   *元朝 公元1279~1368年   关于金、元朝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金及元在形成强势王国之前,都是宋代时期东北境外的游牧民族。金国由女真族于1115年建立,后来势力壮大,并   南下攻陷北宋首都,迫使

  • 中医刮痧 刮痧疗法的历史发展

      刮痧是用刮痧器具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到今天仍是备受人们欢迎,很多人通过刮痧来养生保健或者预防以及治疗疾病。今天咱们就来跟大家聊聊刮痧疗法的历史。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看看哦!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去考证它的确切发明日期以及发明人了。我们可以知道的刮痧的历史,最早来自于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

  • 中医足疗保健的辛酸发展史

      编者按:足疗是现代人养生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是你知道吗,在古代足疗的发展可经过了一番曲折!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足疗保健的辛酸发展史吧!   中医足疗保健的辛酸发展史   中医足疗保健有哪些历史流传呢?从医学发展史来看,中医足部保健的起源远远早于其他疗法。   在古代,由于自然界的意外袭击或某些原因造成身体的损伤,使身体产生疼痛不适等症状,人们有意或无意中用手或其他器具触及足部某些部位,发现疼痛缓解

你可能感兴趣

  • 【新华书店旗舰店官网】正版包邮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 套装3册 尤瓦尔赫拉利著 用漫画讲述人类历史 从全新视角观察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 人类简史三部曲(套装全3册) 人类简史 未来简史 今日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作品 新旧封面混发


  • 赠思维导图【新华书店旗舰店官网】正版包邮 今日简史 人类命运大议题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著 历史知识读物


  • 漫画上下五千年:隋唐英雄(文化部重点动漫产品!严谨无误的历史脉络,全景呈现华夏五千年的波澜壮阔, 图文并茂的国学漫画!寓


  • 【新华书店旗舰店官网】正版包邮 人类简史(文明的支柱)(精)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 尤瓦尔赫拉利著 用漫画讲述人类历史


  • 人类简史 从动物到上帝 Harari 历史书籍 未来简史尤瓦尔 赫拉利 世界历史日记自然科学 丝绸之路 历史书籍 畅销书


  • 正版包邮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Harari 历史书籍 未来简史尤瓦尔 赫拉利 世界历史日记自然科学 丝绸之路 历史书籍 畅销书


  • 正版包邮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Harari 历史书籍 未来简史尤瓦尔 赫拉利 世界历史日记自然科学 丝绸之路 历史书籍 畅销书


  • 正版包邮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Harari 历史书籍 未来简史尤瓦尔 赫拉利 世界历史日记自然科学 丝绸之路 历史书籍 畅销书


  • 正版包邮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Harari 历史书籍 未来简史尤瓦尔 赫拉利 世界历史日记自然科学 丝绸之路 历史书籍 畅销书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