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古代名医治病名方

阅读:311

  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而养生的目的就是延年益寿,康健无疾。根据中医养生理论,运用调神、食养、药养等方法的中国传统保健方法,可以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

  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温化痰饮、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剂。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润者,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加减运用。如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枣以调和营卫;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

  2.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用于本方证兼有热象者。

  注意事项: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咳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

  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9克黄芩9克制半夏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党参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和解表里,扶正祛邪。

  主治: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口苦咽干、耳聋目弦、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

  方解:邪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而少阳病是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故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只能用柴胡透达少阳半衰之邪,黄芩泄半里之热。二药配伍以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等症。配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配党参、甘草、大枣益气扶正祛邪,同时姜、枣相配,可以调和营卫。

  临床应用:

  1.本方善治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的病证。若见心中烦闷而无呕吐者,可去半夏、党参、加瓜萎;若口渴者,可去法半夏加天花粉。

  2.可治疟疾,去甘草加草果等。

  五苓散《伤寒论》

  组成:茯苓9克猪苓9克泽泻12克白术9克桂枝6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利水渗湿,健脾化气。

  主治: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痰饮病而见咳嗽、吐痰清稀,眩晕心悸等证。

  方解:方中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为主药;白术健脾运湿,与茯苓配合更增强健脾去湿之作用,为辅药;桂枝温阳以助膀胱气化,气化则水自行,为佐药。诸药合用,既可淡渗以利水湿,也可健脾以运水湿,气化以行水湿,故对水湿内停所致的各种水湿证均可治之。

  临床运用:

  1、本方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为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而致水泻、泄泻等证的常用方。加减变化后,可治多种病证,如湿伤脾胃,大便溏薄,小便短少,可用四苓散(本方去桂枝);若寒湿困脾,脘腹胀痛泄泻,小便短少者,可用胃苓汤(本方与平胃散合方);若水肿较甚,可酌加桑白皮、陈皮、大腹皮等化气利水药,以增加利尿消肿的功效;如治湿郁黄疸,小便不利,偏于湿重者,可用茵陈五苓散(本方加茵陈)。现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肠炎的水泄、胃无力或幽门梗阻的振水音等属水湿内停者。据研究本方利尿作用较其中各单味药均强,服用后能使尿量明显增加,并有排钠及增加肾血流量的作用。

  2、《伤寒论》中本方原治太阳经证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证,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蓄水证。证见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苔白脉浮等。

  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9克芒硝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峻下热结。

  主治:

  1.肠胃燥热积滞。证见大便坚实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高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

  2.热结旁流。证见下利清水臭秽,虽利而腹满胀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

  方解:本方为泻下之峻刺,有通便泻热之功。方中以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为主药;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积滞不去,由于气滞不行,故佐以枳实、厚朴消痞除满,行气散结,四药合用,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对于肠胃燥实、郁滞不通者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

  本方治症是因实热与燥屎壅结于里所致。本方主证前入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痞”是自觉脘有闷塞压重感;“满”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指肠中粪便,既燥且坚按之坚硬;“实”是指肠胃有燥粪与热邪互结,而有便秘、腹痛拒按,或下利清水臭秽而腹胀满不减。

  临床应用:

  1.本方主治辩证要点以“痞”、“满”、“燥”、“实”及脉实等。

  2.本方去芒硝叫小承气汤。主治与大承气汤略同,但证情较轻,便虽硬,秘结尚不如大承气汤之坚实

  3.本方去枳、朴、加甘草,叫调胃承气汤。治阳明证,口渴便秘,腹痛拒按,大便坚结、苔黄燥、脉滑数者。

  注意事项:

  1.本方为泻下峻剂,如气虚阴亏,或表证未解,或胃肠无热结,均不宜用。

  2.本方作用峻猛,中病即止,过用会损耗正气,孕妇禁用。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亦可将上药共为散,每次6克,生姜、薄荷少许水煎汤冲服。日3次。

  功用:疏肝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所致的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XXXXX胀痛,脉弦而虚者。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三药配合,补肝体而助肝用,共为方中主药;白术、茯苓健脾和中,为方中辅药;佐薄荷、生姜助本方疏散条达之力;炙甘草调和诸药为方中使药。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弱得健,则诸症自愈。

  临床应用:

  1.本方治证见虚热征象明显时,加用丹皮、炒栀子,名为丹栀逍遥散。

  2.治疗肝郁血虚之痛经,加用生地黄或熟地黄,名为黑逍遥散。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渐热。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临床应用:

  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本方加郁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组成:黄芪15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当归6克陈皮6克柴胡5克升麻5克炙甘草5克。

  功效:调补脾胃、益气升阳。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胃气虚及气陷。症见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嫩色淡、脉虚或身热有汗、渴喜热饮、或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疟等证。

  方解:本方主要用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党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辅药;脾胃为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脾虚易致气滞,故用陈皮理气化滞;升麻、柴胡协同芪、参升阳陷;气虚则血虚,故用当归补血和营,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凑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强健脾胃之功。

  临床应用:

  1.素体气虚,易患感冒,或气虚外感发热不退,身倦多汗等症,可用本方治疗。

  2.本方亦可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眼睑下垂等证。若加入积壳或积实可使内脏平滑肌收缩有力,肌张力增强,效果更好。

  3.凡一般慢性疾病,症见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自汗体倦,动则气促,舌淡脉虚等,亦可加减使用。

  归脾汤《济生方》

  组成:白术9克茯神10克黄芪12克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党参12克炙甘草5克克当归10克远志10克木香10克。

  用法:加生姜6克大枣3枚水煎服。

  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主治:

  1.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色淡白、脉弱。

  2.脾虚不摄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以及皮下出血等证。

  方解:方中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使脾胃强健、则气血自出、气能统血为主药;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使气固血充,为辅药;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均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凑益气健脾、补血养心之效。

  临床应用:

  1.用于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对于脾虚血少的血证,可加入阿胶、首乌、鹿角霜等补血、止血药同用。

  2.月经后期,色淡量少,或停经再生,淋沥不断,以及月经过多,伴有头晕、心悸、体倦等心脾两虚见症,可用本方治疗。

  3.可用于久病体虚遗精、盗汗、自汗、脏躁等证。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240克山萸肉120克山药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丹皮90克。

  用法:研未,炼蜜为丸或作汤剂煎服。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消渴、虚火牙痛、舌燥喉痛、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解:方中熟地黄滋肾填精,为主药;辅以山药补脾固精,山萸肉养肝涩精,称为三补。又用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之健运,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共为经使药,谓之三泻。六药合用,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补大于泻,共凑滋补肝肾之效。

  临床应用:

  1.本方为补阴之代表方,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地黄丸,其滋阴降火之力更大,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等证;各加入枸杞子、菊花,名杞菊地黄丸,着重滋补肝肾以明目,用于肝肾不足所致之视物不清及眼睛涩痛等症;若加五味子、名都气丸,用于肾虚气喘、呃逆等症;若加麦冬、五味子,名麦味地黄丸,用于肺肾阴虚,咳嗽吐血,潮热盗汗等症。

  2.本方对于神经衰弱、肺结核、糖尿病、甲状机能亢进、肾结核、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于肝肾阴虚者,均可加减使用。

  3.本方加入当归、柴胡、五味子等治疗球后视神经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有一定疗效。

  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陈皮9克甘草3克茯苓5克生姜3克大枣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证。

  方解:方中以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以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俾湿去痰消。使以姜、枣、甘草益脾和胃而协调诸药。综合全方,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

  临床应用:

  1、本方治证为湿痰微有化热之象。以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略数者为证治要点。

  2、若心内烦热者,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癫痫抽搐,可加胆南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3、适用于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美尼尔综合征、妊娠呕吐等属痰热内扰与胆胃不和者。

相关文章

  • 中医针灸 古代有钱人才能用这个治病

      大家知道吗?在石器时代时,就有把石头磨得尖锐后按摩治病的习惯了,可以促进气血循环,经络通畅,进而达到治疗疾病与挥复健康的目的。随着时代转变,使用的器具发展成今日的针灸里疗法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就和小编一起走进针灸的世界吧。  在古代,因为医疗条件落后,所以很多人都很难治病,平常人家往往会通常搭脉诊病,然后服用一些中草药来治病。而针灸则显得很奢侈,据说只有有钱的人家才能请得起大夫为其针灸。  时至

  • 产后调养名方 生化汤

      生化汤是妇女产后的常用方剂,某些地区习惯将此方作为产后必服之剂。中医认为,淤血不去,新血不生。本方能化淤生新,所以名为“生化汤”。方药组成 全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6克,干姜(炮黑)2克,炙甘草2克。   用法 一般是从产后第3天开始,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续服用3~7剂即可。   功效 养血祛淤,温经止痛。   现代药

  • 中医治疗黄褐斑有哪些名方

      黄褐斑,又名“肝斑”、“蝴蝶斑”,为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皮肤色素改变,其病损为黄褐色或咖啡色斑片,形状不同,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无鳞屑,好发于颧、鼻、额及口周围,常呈对称性分布,个别患者,可波及整个面部,有时可互相融合,状如蝴蝶,日晒后可加重。   本病以中青年妇女为多见,一直困扰着广大爱美的女性。该病多由体内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加上来自工作、生活

  • 上古名医 黄帝

      黄帝,即轩辕氏,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最早统一“中国”的部落联盟领袖。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创世先祖之一,而且也是最早向人们无私传授医学知识之人,因而也被后人奉为医家之祖。   我国现存最早最全面的医学经典《内经》就是托其名而为《黄帝内经》。本书是以黄帝问,然后由精通医药的臣子答的形式编写而成。相传岐伯为黄帝的首席大臣,精通医学理论,故二人问答最多,后世也将中医学称&ldq

  • 名医养生五大要诀

      养生,首先是养德   古代学者就曾提出“仁者寿”的养生理论。在道德修养与健康养生的关系方面,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和养生家都把养性和养德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就强调 “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不自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在经也。”“百行固备,虽绝药饵,足以

  • 上古名医 伏羲氏

      伏羲氏是传说中的人类的祖先,他和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同时他也是古代东夷部落的杰出首领,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卓越成就的领导人,是古代杰出的“三皇五帝”之一。除此之外,他在医学上也有一定的造诣,为先古时期的人民解除了一些病患。   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一说伏羲即太昊,本姓风。传说他有圣德,像日月之明,故称太昊。神话中华夏民族

  • 东汉名医 华佗

      华佗(约141年一208年),字元化,一名旉,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著名的医学家,他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 上古名医 岐伯

      在《黄帝内经》中,那个回答黄帝问题的大臣就是岐伯。相传,他是黄帝的太医,并奉黄帝之命尝百草之味,为主医病。而且他还与雷公研讨经脉等问题。《黄帝内经》就是通过他与黄帝研讨医理而来。那岐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医生呢?   岐伯,是中国洪荒之时最有名望的医学家。他从小就比较聪明,精通医术脉理。而且他从小就善于思考,喜欢观察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他还懂音乐,会做乐器。懂天文知识,才艺颇多

你可能感兴趣

  • 古代十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同款棉麻影视古装汉服郎中神医演出服


  • 【正版】零基础学会推拿按摩手足部按摩 腰部按摩手法推拿中医推拿按摩书籍 中医养生治病 家庭生活 图解实用按摩大全


  • 珍草名方牛油果卸妆湿巾温和深层清洁一次性单片独立包装官方正品


  • 中国古代清朝八旗兵清朝古代士兵人仔科睿KT1095适用于乐高积木


  • 当当网正版书籍 中国古代首饰史 全3册 精装函套 李芽 中国古代首饰研究集大成之作 精美全彩印刷 首饰图片美轮美奂 礼盒套装呈现


  • 古代世界历史地图集 全球古代史西方历史古地理图资料图书 史学研究书籍 古埃及罗马希腊巴比伦等古国地理图案 地中海爱琴海位置图


  • 全套3册】古代三大商圣正版书籍 范蠡传+沈万三传+胡雪岩传 胡雪岩全传 正版书中国古代小说历史人物传记选段胡雪岩传记商道畅销书


  • 正版全4册写给孩子的天工开物穿越古代科技回望中华文明6-14岁孩子的古代科技史一日三餐罗衣轻裾千锤百炼舟车兵器儿童课外科普书


  • 60厘米古装娃娃粉色衣服古代贵妃换装女孩玩具套装礼物


  • 汉服假发儿童发包古风造型芊芊可爱女童日常双头发饰古代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