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几乎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但是不同的头痛类型又应该怎么办呢?大家对于丛集性头痛是什么了解多少呢,丛集性头痛症状是什么呢?现代医学对于丛集性头痛治疗方法是什么呢,还不了解的朋友们赶紧来看看下文的详细介绍吧!
目录
1、丛集性头痛的病症介绍 2、丛集性头痛的鉴别诊断
3、丛集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4、丛集性头痛的诊断标准
5、丛集性头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6、季节变化引发丛集性头痛
7、丛集性头痛的保健 8、丛集性头痛的非药物预防
丛集性头痛的病症介绍
丛集性头痛是所有头痛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属于血管性头痛之一。因头痛在一段时间内密集发作而得名。多见于青年人,20~40岁,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4~5倍,一般无家族史。分为发作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临床表现
发作时无先兆,头痛固定于一侧眼及眼眶周围。发作多在晚间,初感一侧眼及眼眶周围胀感或压迫感,数分钟后迅速发展为剧烈胀痛或钻痛,并向同侧额颞部和顶枕部扩散,同时伴有疼痛侧球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出汗、眼睑轻度水肿,少有呕吐。大部分患者发作时病侧出现Horner’s征。头痛时患者十分痛苦,坐卧不宁,一般持续15~180分钟,此后症状迅速消失,缓解后仍可从事原有活动。
呈丛集性发作时,即每天发作1次至数次,每天大约在相同时间发作,有的像定时钟一样,几乎在恒定的时间发作,每次发作症状和持续时间几乎相同。丛集性发作可持续数周乃至数月后缓解,一般1年发作1~2次,有的患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以春秋季多见。缓解期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本病60岁以上患者少见,提示其病程有自行缓解倾向。慢性丛集性头痛极少见,占丛集性头痛不足10%,可以由发作性丛集性头痛转为慢性,也可以自发作后不缓解成持续性发作。慢性丛集性头痛临床症状与发作性丛集性头痛临床症状相同,症状持续发作1年以上,或虽有间歇期,但不超过14天。
检查
1.颅脑CI或MRI排除颅内、外引起头痛的器质性疾病。MRI显示发作期同侧下丘脑灰质激活。
2.组胺试验可诱发典型疼痛即可诊断。
诊断
1.以一侧眶周和前额的突发性搏动痛或胀痛为主,可一天内发作数次,连续发作数天至数月后中止。间隔数周、数月或数年后又以原有形式复发。
2.头痛突发突止,发作时间较恒定,1次发作持续数l0分钟至数小时。
3.发作时常伴有眼部充血、流泪、鼻阻、流涕,少数可有恶心、呕吐。
4.脑阻抗血流图呈高血容量型。
5.可能有过敏、颅脑外伤、鼻窦炎、颈椎病变等病史及相应体征。
丛集性头痛的鉴别诊断
1.偏头痛
丛集性偏头痛发作与典型偏头痛容易鉴别,但是,与非典型性偏头痛常不易鉴别。普通型偏头痛发作时,有部分患者有视觉障碍或其他血管痉挛的表现。头痛常是普遍性而不限于一侧,也没有连续和密集发作的特点。面部偏头痛,有些患者头痛的部位虽然在面部或与丛集性头痛的部位一样,但疼痛一般较轻而持续时间较长。
2.血管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发病机制是患者头痛时头颅外动脉扩张现象,因此传统上列为血管性偏头痛特殊类型。但本头痛与内分泌紊乱无明显关系,更年期发作不见减少,发作时血浆中5-羟色胺并不减少,而组胺升高,由于颈部血管对组胺超过敏反应所致。紧张、饮酒、服用硝酸甘油可以激发,亦有人认为缺氧也可以诱发。
并发症
发作时多伴有患侧鼻塞、流涕、流泪、结膜充血。由于长期头痛,患者会出现情绪抑郁,性格改变等精神症状。
治疗
1.与偏头痛治疗基本相同。发作时可口服麦角胺,或者在每天发作前服。预防发作或减轻发作时的症状,连服10-14天。舒马普坦(舒马坦))是5-HT受体激动药,与5-HT受体结合,从而抑制5-HT的扩血管作用,使血管收缩达到治疗目的,可以口服、滴鼻、皮下或静脉注射,用药后如出现胸闷、胸部发紧应立即停用。丛集发作时口服泼尼松,或甲泼尼龙(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滴注,至丛集发作停止后停药。
2.发作时面罩吸氧或高压氧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钙离子拮抗药,如氟桂利嗪(氟桂嗪)。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部分患者有效。非甾类固醇类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双氯酚酸等可以试用。组胺脱敏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试用神经阻滞疗法,如利多卡因蝶腭神经节阻滞,眶上神经或眶下神经酒精注射,射频三叉神经节阻滞。预后良好,多数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预防
避免诱因,注意饮食,禁酒,保持心境平和。
丛集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丛集性偏头痛的病因尚不明,一般认为是颅内、颅外血管扩张所致,其发病机制目前有以下3种学说。
血管源学说
某些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组胺、乙醇等可诱发丛集性偏头痛发作,而缩血管药物,如麦角胺、去甲肾上腺等可使之缓解,因此可能丛集性偏头痛与血管有关。
研究发现,丛集性偏头痛发作时痛侧海绵窦段大脑中动脉管径扩大,发作停止后变小;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丛集性偏头痛发作时痛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侧,也高于缓解期,而痛侧大脑前动脉流速低于对侧。
神经源学说
丛集性偏头痛发作疼痛均发生在三叉神经第1、2支分布区,提示与三叉神经有关。可能三叉神经受到逆行性刺激,诱发疼痛的物质和其他血管活性肽释放,引起血管扩张而头痛。
疼痛发作侧的自主神经症状,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说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丛集性偏头痛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组胺学说
组胺是一种强血管扩张药,部分丛集性偏头痛患者血中组胺增高,皮下注射组胺可以诱发患者头痛发作,丛集性偏头痛的临床症状很像组胺反应,应用组胺脱敏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研究发现,丛集性偏头痛患者痛侧颞部皮肤肥大细胞增多,其活性增强,该细胞能合成和释放某些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等。
丛集性头痛的主要症状
【丛集性头痛的鉴别诊断】
(一)偏头痛(migraine)
头痛开始表现为一侧眶上、眶后或额颞部位的钝痛,强度增长时具有搏动性质,尔后持续为一种剧烈的固定痛,并扩展至整个半侧头部,甚至上颈部。患者面色苍白,常伴有恶心,呕吐,头痛通常为一整天,常为睡眠所终止。头痛前往往有前驱症状,且多为双侧性,一般在青春期发病,多有家族史。血中组织胺稍有增高而五羟色胺(5-HT)显著降低。
(二)基底动脉型偏头痛(basilar migraine)
常见于青年女性,与月经关系密切。发作突然,前驱症状包括视觉先兆:闪光、闪辉性暗点、偏盲或短暂性黑蒙。或有前庭功能紊乱、听力减低或丧失,且可伴有小脑症状,出现眩晕、耳鸣、共济失调、构音不良等。先兆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后出现枕部剧痛,常为跳痛、多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等。有时尚能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此种头痛是一种弥散性血管运动功能紊乱。
(三)Sluder氏颅-面血管性疼痛
大多发生于男性,表现单侧固定的阵发性头痛,累及眼眶及其上下区域而不超越至对侧,伴有植物神经及血管-分泌症状如Horner氏征、结膜充血、流泪、鼻堵及单侧流鼻涕等。无大脑皮质症状。发展有特殊性,3~6周内每日或数日发作一次,继而完全缓解数日或数年,然后复发。
丛集性头痛的特点体现在哪里
丛集性偏头痛的特点是什么?哪些丛集性偏头痛的特点是特别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对丛集性偏头痛的特点进行详细的了解,请关注下面我们对于丛集性偏头痛的特点介绍。
丛集性偏头痛的特点
【1】瞬发瞬止,每次都定时发作,像是定时闹钟。每次发作持续数十分钟,极少超过24小时。虽然发作时间短暂,但是发作的疼痛却非常剧烈,常常难以忍受。
【2】疼痛一般开始在一侧眼眶周围或眼上方,迅速扩展到同侧而出,以至一侧面部,甚至同侧肩、颈部。
【3】性质剧烈,为跳痛或烧灼样疼痛,多伴有同侧眼面部发红,流涕、流泪、鼻塞及疼痛侧的皮肤感觉升高。
【4】与偏头痛不同的是,丛集性头痛的病人会坐卧不安,不能安静,来回走动,甚至用头撞墙,痛不欲生。但是不会对其他器官能造成影响,如没有视力下降,胸闷,憋气等,也不会伴有恶心呕吐。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丛集性偏头痛的特点介绍。这些丛集性偏头痛的特点会让我们对丛集性偏头痛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患者出现了上述的症状之后,要及时的就医,不要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想对丛集性偏头痛的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请咨询专家,他会就丛集性偏头痛的特点,给您更多的解释。
认识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亦称偏头痛性神经痛、组胺性头痛、岩神经痛、蝶腭神经痛、Horton头痛等,病员在某个时期内突然出现一系列的剧烈头痛,有的教科数把该病当成偏头痛的一个亚型。说明丛集性头痛的表现与偏头痛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丛集性头痛的发病率比偏头痛低,而且以男性多见,其发病年龄在20~50岁,平均30岁左右。这种头痛若为女性则与月经无关,有家族史的病人也比偏头痛少得多。
有些因素可明显促发丛集性头痛的发生,如乙醇、硝酸甘油、组织胺、头外伤等,其中乙醇、硝酸甘油、组织胺还可用来做诱发试验。 大约有一半的病人在丛集性头痛发作期间对乙醇敏感,在间歇期转为正常,这种特征对丛集性头痛有诊断意义。
丛集性头痛的主要临床症状有;阵发性、爆炸性的一侧性地眶周疼痛;定时发作,多在夜间;每次发作持续半小时至3小时左右,连续发作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所谓丛集期);而且疼痛程度很重,难以忍受,以致病人撞头、局部搓揉等;常伴有一侧眼结膜充血、流泪、流鼻涕、眼跳水肿、面部出汗等;头痛的特点是突然发作又突然消失,每年发作似乎有一定的周期。
治疗
1.西医治疗
药物疗法,如解热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药、镇静药、血管扩张药、麦角胺制剂、抗癫痫药、激素类药、抗抑郁药等等;神经阻滞疗法;局部封闭疗法等。
2.中医疗法
如内服中药、外敷膏药、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
3.中西医结合疗法
如中药药线穴位植入疗法、活性氧穴位注射疗法、射频消融疗法、高频电火花疗法 、DTP穴位照射疗法、中西药针剂穴位注射疗法等等。
丛集性头痛易于哪些疾病混淆
丛集性头痛是一侧眶周发作性剧烈头痛,发病较偏头痛,平均25岁,男性多见,特点是头痛发作似成群而来,表现为一连串密集的头痛发作。发作呈周期性,无前驱症状。发作时疼痛从一侧眼窝周围开始,急速扩展至额颞部,严重时可涉及对侧。呈搏动性,兼有钻痛或灼痛,可于睡眠中痛醒。那么,丛集性头痛易于哪些疾病混淆?
丛集性头痛应与血管性头痛、偏头痛、痛性眼肌麻痹进行鉴别。
1、血管性头痛
如高血压或低血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均可有偏头痛样头痛,部分病例有局限性神经体征,癫痫发作或认知功能障碍,颅脑CT、MRI及DSA可显示病变。
2、偏头痛
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属众多头痛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患者面色苍白,常伴有恶心,呕吐,头痛通常为一整天,常为睡眠所终止。头痛前往往有前驱症状,且多为双侧性,一般在青春期发病,多有家族史。
3、痛性眼肌麻痹
是海绵窦特发性炎症伴头痛和眼肌麻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壮年多见。头痛发作常表现球后及眶周顽固性胀痛、刺痛和撕裂样疼痛,伴恶心和呕吐,数天后出现痛侧动眼、滑车或外展神经麻痹,表现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和光反射消失等。持续数日至数周缓解,数月至数年后又可复发。皮质类固醇口服有效。
温馨小贴士:丛集性头痛的特征伴发症状有:颜面潮红、出汗、患侧流泪、结膜充血、鼻塞。除颞浅动脉怒张外,尚有患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等不全性Horner氏综合征。
丛集性头痛的不良反应
丛集性头痛表现为周其性头痛其发作似成群而来,以反复的密集的发作为特征。多见于青年(20~40岁),一般无家族史。分为发作性和慢性。那么,丛集性头痛有哪些症状呢?
丛集性头痛的不良反应
丛集性头痛发作性无先兆,头痛固定于一侧眼及眼眶周围。多在晚间,初感一侧眼及眼眶周围胀感或压迫感,数分钟后迅速发展为剧烈胀痛或钻痛,并向同侧额颞部和顶枕部扩散,同时伴有疼痛侧球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出汗、眼睑轻度水肿,少有呕吐。60%~70%患者发作时病侧出现Horner’s征。
头痛时患者十分痛苦,坐卧不宁,一般持续15~180分钟,此后症状迅速消失,缓解后仍可从事原有活动。发作呈丛集性,即每天发作1次至数次,每天大约在相同时间发作,有的像定时钟一样,几乎在恒定的时间发作,每次发作症状和持续时间几乎相同。
丛集性发作可持续数周乃至数月后缓解,一般1年发作1~2次,有的患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以春秋季多见。缓解期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本病60岁以上患者少见,提示其病程有自行缓解倾向。
慢性丛集性头痛极少见,占丛集性头痛不足10%,可以由发作性丛集性头痛转为慢性,也可以自发作后不缓解成持续性发作。慢性丛集性头痛临床症状与发作性丛集性头痛临床症状相同,症状持续发作1年以上,或虽有间歇期,但不超过14天。
温馨小贴士:丛集性头痛是所有头痛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属于血管性头痛之一。丛集性头痛发作时多伴有患侧鼻塞、流涕、流泪、结膜充血。由于长期头痛,患者会出现情绪抑郁,性格改变等精神症状。
丛集性头痛的诊断标准
丛集性头痛主要见于男性病人。是一种单侧性、突发性头痛,没有先兆症状。表现为一侧眼睛后面一种牵拉或压迫感觉,在数分钟内迅速发展为眼晴四周剧烈疼痛,常扩散到颞部或上颌部,也可扩展到顶枕或颈部,常伴眼鼻卡他现象(流泪和涕)。当头痛到达高峰时,病人往往无法安坐,少数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常持续1/2—2 h,然后迅速消退。饮酒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 mg仅在头痛发作阶段内可激发头痛发作。
1.以一侧眶周和前额的突发性搏动痛或胀痛为主,可一天内发作数次,连续发作数天至数月后中止。间隔数周、数月或数年后又以原有形式复发。
2.头痛突发突止,发作时间较恒定,1次发作持续数l0分钟至数小时。
3.发作时常伴有眼部充血、流泪、鼻阻、流涕,少数可有恶心、呕吐。
4.脑阻抗血流图呈高血容量型。
5.可能有过敏、颅脑外伤、鼻窦炎、颈椎病变等病史及相应体征。
6.中年男性发病率高,含酪胺的食物可诱发。
7.连续发作达数周或数月。缓解期可达数年,然后再出现头痛发作。
8.具备第1-3项可确诊。同时排除了颅内其他引起头痛的器质性疾病。
丛集性头痛可能与神经异常有关
丛集性头痛属于血管性头痛之一。传统的观点认为CH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Horton氏认为此种类型头痛与组织胺关系密切,它曾对此病患者在间歇期内皮下注射组织胺试验表明,60%的患者可诱发头痛发作,并且血中组织胺之增高和消退均非常迅速,提示与急剧头痛发作有关。 但是也有部分学说认为,头面神经因素也是引起发作的一个原因。
丛集性头痛发作疼痛均发生在三叉神经第1、2支分布区,提示与三叉神经有关。可能三叉神经受到逆行性刺激,诱发P物质和其他血管活性肽释放,引起血管扩张而头痛。
疼痛发作侧的自主神经症状,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说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丛集性头痛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实验发现眶上静脉及海绵窦炎症可能损害交感神经纤维,引起自主神经症状,因此,可以认为血管因素和神经因素在头痛发作中可能共同起作用。
丛集性头痛发作有明显周期性,有的像定时钟一样,每天几乎在恒定的时间发作,因此有人提出丛集性头痛可能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源于下丘脑后部调节自主神经的神经元功能障碍,下丘脑前部,如视上核与生物钟节律有关的神经功能紊乱。
生物钟受5-HT调节,某些治疗丛集性头痛的药物可加强5-HT能神经传导,提示有5-HT能神经的功能障碍。
Gardner等(1947)提出了通过岩浅大神经和蝶神经节传递的副交感神经阵发性放电假说。丛集性头痛的自然发作周期可能与控制24h节律的下丘脑机理有关。
丛集性头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是少见的伴一侧眼眶周围严重的发作性头痛,具有反复密集发作的特点。也称偏头痛样神经痛(migrainous neuralgia)、组胺性头痛(histamine cephalalgia)、阵发性夜间头痛(paroxysmal nocturnal cephalalgia)等。任何年龄均可以发病,头痛发作及其迅猛,20min达到高峰。通常在一段时间(3~16周)内出现一次接一次成串地发作,常在春季和(或)秋季发作1~2次。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如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发作时面罩吸氧或高压氧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
通过面罩吸入100%的氧,流量8~10升/分,吸入10~15分钟,80%的病人头痛可以明显好转。
2、组胺脱敏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
组织胺脱敏疗法又称减敏治疗,或称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组织胺是将不能避免的并经皮肤试验或其他方法证实或怀疑的主要抗原性物质,制成一定浓度的浸出液,以逐渐递增剂量及浓度的方法进行注射,通过反复给病人注射特异性抗原,促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
在确定对哪几种过敏原过敏之后,即可选择相应的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首先根据患者对过敏原过敏的阳性程度,确定脱敏液的起始浓度,由小量到大量,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有规律地给患者皮下注射,直至维持浓度,再缓慢延长注射时间,由1周2次渐改为1周1次、2周1次、3周1次……最后停用。
3、神经阻滞疗法
如利多卡因蝶腭神经节阻滞,眶上神经或眶下神经酒精注射,射频三叉神经节阻滞。
中西医结合治疗丛集性头痛
都良头风散方药组成:白芷150g,玄参、川芎、葛根、黄芪、牡丹皮、红花、细辛、全蝎、蜈蚣、当归、丹参各10g。
服法:上药焙干粉碎,用罗筛成细面,装入0号或1号胶囊内,每次服6~8粒,1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根据患者的发病规律,在发病前一周就开始服用,连续服1~3个月,若发作期间,痛势凶猛,可用钵研磨少量的抗过敏药或镇静品,加入头风散内,如非那根片25mg×10片、安定片5mg×10片。疼痛减轻,发作控制后,仍改用都良头风散胶囊,也可加入少量的复合维生素B 20片,谷维素20片。
中医认为,头痛属风邪为患,风属阳邪,为六淫之首,能夹杂其他五邪侵犯人体,风有内、外之分,在外风邪侵袭,上达巅顶,清窍被扰,经脉紧束,血脉逆乱,则脑窍作痛。在内伤于七情,或血瘀、或阳亢、或阴虚,风从内生,导致血瘀脉阻,脑髓失养,头痛神迷。
都良头风散重用白芷,治在祛风止痛。风和血的关系有:“祛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所以配伍红花、川芎、牡丹皮、全蝎、蜈蚣、丹参、当归,活血除风、通经引经、凉血补血。又辅以玄参、细辛、葛根、黄芪,滋阴清热,散邪宣窍,补气调气。诸药并用,增强了白芷祛风止痛的功能。
西医认为,该病的主要原因有二
(1)可能与组织胺分泌过多或多源性给药有关,当丛集性头痛发作时,注射组织胺,疼痛即行加剧,而在发病间歇期注射组织胺,一般不发生头痛。这还说明当血管已被其他原因致敏后,组织胺就成为一个诱发因素了。
(2)与偏头痛一样,也由于脑血管反应力失常造成;在眼底看到血管舒张现象,血管呈疼痛性扩张。丛集性头痛没有大脑血管痉挛引起的先驱症状,如眼冒金花等。根据上述原因,治疗上给予少量的抗组织胺药和镇静药,以减弱大脑血管的疼痛性扩张,使血管脱敏,降低血管的脆性,增强韧性。
中医和西医治疗上并不矛盾,祛风和脱敏,清热凉血活血和减弱血管的疼痛性扩张,都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头风散制成胶囊,简便易行,经济而易于服用,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丛集性头痛怎么治疗
急性发作的治疗: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治疗的金标准是吸入100%的氧气和经皮下给予5一HT1B/1D激动剂
一般治疗:对于急性发作的患者,应置入安静的房间,避免声光的刺激。如果可能,应尽快给予吸氧。睡眠剥夺可延缓丛集性头痛的发作至次晨,但不能消除发作。
吸氧:吸氧由Horton首次应用于治疗丛集性头痛,可迅速缓解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并且没有禁忌证。也可应用于老年患者和孕妇,其唯一的缺点是设备太大。不便于搬动。氧疗的最佳参数由Kudrow所列出。一般采用每分钟7~10 L的流速,面罩吸氧15min。急性发作时吸氧,对于70%的患者有效,通常在5分钟内可有所缓解。吸氧一般耐受较好,几乎无副反应,可在一天内重复吸氧数次。疗效与适当的参数有关,一般是高流量、高氧浓度以及吸氧的时间。氧疗治疗丛集性头痛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扩张血管和激活胆碱类或其他血管受体有关。但有些作者认为,在氧疗中发挥疗效的关键因素是其气体的低温,而不是氧的浓度。
Sumatriptan喷鼻法:这是一种缓解疼痛的新方法,有人报道,20 mg Sumatriptan可能是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一种替代疗法。
1、药物治疗
多年以来。麦角胺是治疗首选,对于缓解急性发作有效。口服给药较方便,但疗效欠佳,因为吸收太慢。一般经皮下治疗或经喷鼻吸入给药,经皮下给予麦角胺并结合吸氧是最有效的缓解症状的方法。
对经以上治疗均不能有效缓解症状且一天发作数次的患者,经静脉给予麦角胺并结合吸氧是最有效的缓解症状的方法。
对以上治疗均不能有效缓解症状且一天发作数次的患者,町以经静脉给予地塞米松。利多卡因鼻腔滴人法自1985年来被用作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的辅助治疗。近来有人提出用4%的利多卡因鼻腔滴入,经疼痛同侧鼻腔给药,每天给药4次,约有54%的患者获得轻至中度的缓解。
麦角胺衍生物:直到近来,酒石酸麦角胺仍是预防和治疗丛集性头痛发作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与舌下含服和口服相比,肌注、吸入和经肛门给药途径的生物效应更高。尽管麦角胺的半衰期很短,约2小时,其对动脉的生物作用可持续24小时。
2、脑深部刺激疗法
丛集性头痛的下丘脑活动异常,提示对同侧下丘脑后下核的脑部深刺激可能改善一些难治性、慢性丛集性头痛患者症状。对于部分严重的难治性、慢性丛集性头痛患者,下丘脑电刺激可导致完全的和长期的疼痛缓解,且无明显的副反应。下丘脑电刺激的疗效提示了丛集性头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3、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难治性患者,町考虑外科手术治疗。为了阻断痛觉的传导和植物神经症状,在三叉神经节的近端切断三叉神经根部是比较有效的。但有时疗效并不确切。对于某些慢性和顽固性病例,可考虑使用经皮射频消融脊神经根切断术,但术后可能出现角膜麻痹和面部痛觉缺失等副反应。
4、预防性治疗
由于许多患者因担心头痛反复发作而感到恐惧,而且头痛常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发作,因此,在活动期给予预防性治疗是必要的。一般在下列情况应给予预防性治疗:当发作频繁严重,而且出现迅速,或者持续时间太短,对症治疗来不及奏效时;当对症治疗可以减轻症状,但不能有效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时。 两种或多种药物合并使用是必要的,一般最重要的药物是钙拮抗剂,特别是维拉帕米。维拉帕米现在被认为是丛集性头痛预防性治疗的首选。但其副反应也应当重视,最常见的副反应是便秘,其次是低血压。锂盐是一种有效的替代用药,适用于慢性病例。在维拉帕米出现之前,一直是首选用药。使用时应注意检查肾和甲状腺的功能,并注意监测血锂水平。
丛集性头痛的偏方
丛集性头痛是所有头痛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属于血管性头痛之一。因头痛在一段时间内密集发作而得名。多见于青年人,20~40岁,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4~5倍,一般无家族史。
偏方
柴胡10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香附10克,蔓荆子15克,白蒺藜15克,延胡索15克,丹参20克,栀子10克,地龙15克,僵蚕10克,川牛膝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温服各1次,一般7~10剂即可治愈。
预防
避免诱因,注意饮食,禁酒,保持心境平和。
季节变化引发丛集性头痛
专家表明,自从进入夏天来,近百万的美国民众面临着丛集性头痛的威胁。
纽约蒙蒂菲奥里头痛中心的主任——布莱恩.格罗斯伯格医生解释,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的生物节律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
丛集性头痛的发病和持续经常发生在同一天。平均来看,会持续30分钟到3小时。累积下来,80%的人每年会经历12周的丛集性头痛,尤其是季节交替时。
“丛集性头痛,也叫做自杀性头痛,是一种在眼后或眼周围发生剧痛的神经障碍。” 格罗斯伯格医生在蒙蒂菲奥里头痛中心的新闻稿中说道。“这是人们经历过最痛苦的病症之一,甚至比偏头痛更痛苦。”
对于丛集性头痛患者,他提供了如下建议。
丛集性头痛发病期间,请不要饮酒或抽烟。
服用荷尔蒙褪黑激素,借此调节醒睡周期和体内的不平衡状态,从而治疗与之相关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病发期间,一些人可以通过吸10-15分钟纯氧来缓解疼痛。
让医生开据缓解头痛的处方药。
找头痛专家寻求不同的治疗方案。
丛集性头痛的饮食与保健
从集性头痛亦称偏头痛性神经痛、组胺性头痛等,疼痛多见于一侧眼眶或(及)额颞部,可伴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眼睑水肿或鼻塞、流涕,有时出现瞳孔缩小、垂睑、脸红、颊肿等症状。间歇期数月到数年,其间症状完全缓解,约10%的病人有慢性症状。
丛集性头痛的饮食
在丛集期对酒精过敏。需要完全戒酒。
某些辛辣刺激性食物,煎、炸食物以及酪胺含量高的易诱发头痛的食物,如巧克力、乳酪、柑橘、酒精类食物要禁食。
多食富含维生素B1的谷类、豆类食物以及新鲜水果、蔬菜等。
丛集性头痛的保健
出现头痛不能仅寄希望于止痛片就可以解决问题,止痛片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药力一过又会发作,有头痛的患者还是要到医院检查,弄清病因,及时对症下药,以免延误病情。
可预防性服用麦角胺1一2次,如麦角胺无效或作用减弱,可试用美西麦角(Methysergide)3~9mg/d,或麦角咖啡因片(Cafergot)。
中医对头痛症根据外感内伤来辨证治疗,疗效是比较理想的。对于较严重的头痛则采用中西医两套方法结合治疗。
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压力过大、防治亚健康状态等。
含酪胺的食物可诱发。酪胺酸是造成血管痉挛的主要诱因易导致头痛发作,这类食物包括:奶酪 、巧克力、柑橘类食物,以及腌渍沙丁鱼、鸡肝、西红柿、牛奶、乳酸饮料等。
头痛的病人忌烟、酒、茶等刺激物;特别是红酒含有更多诱发头痛的化学物质。如果一定要喝,最好选择伏特加、白酒这类无色酒。
忌肥甘厚腻;忌公鸡、螃蟹、虾、鹅肉、羊肉、狗肉等食物。
实证头痛,饮食宜清淡,除米、面为主食外,宜多食青菜、水果类食物。虚证头痛,宜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母鸡、瘦猪肉、猪肝、蛋类以及桂圆汤、莲子汤等。
如何预防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是血管性头痛的一种类型,又称组织胺性头痛和岩神经痛,是局限于一侧眼周围伴有植物神经症状的反复发作的剧烈头痛。其临床特征是一段时间内(一般2~8周)有一连串的头痛发作,比较典型的是在固定时间内可突然出现一系列的剧烈头痛。
丛集性头痛的治疗分中止发作与预防发作两方面。经常夜间发作者应在睡前服麦角胺,在预测头痛可能发作期间,白天服用1~2次麦角胺。4%的利多卡因点鼻可中止发作,无效时可用二甲麦角新碱,此药为5-羟色胺拮抗剂,每片1毫克,每日2~6毫克,分次服用。
难治者可试用碳酸锂治疗,钙通道阻滞剂亦可能有效。
此外,丛集性头痛发作时吸高压氧,几分钟内即可控制疼痛。其机理为(1)吸高压氧可适当地收缩血管,增加氧在组织中的弥散,从而减轻脑缺氧;(2)也可作用于血管壁或组织间隙而减轻水肿。
丛集性头痛的非药物预防
丛集性头痛以往又称组织胺性头痛、睫状神经痛、蝶腭神经痛、偏头痛性神经痛、Horton综合征。是一种多见于中年男性的、周期性丛集性发作的、部位固定于一侧眼眶及其周围的头痛。发作呈丛集性,即每天发作1次至数次,每天大约在相同时间发作,有的像定时钟一样,几乎在恒定的时间发作,每次发作症状和持续时间几乎相同。严重患者可以采用药物预防,轻症患者可采用非药物预防方法:
保持生活规律化,合理安捧饮食、睡眠、学习和娱乐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较大的波动和学业压力过重。避免不规律加班,避免突然从压力中放松。
正确对待各种刺激,不要要求过高。消除对该病的恐惧心理,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头痛的发作次数。
少食或不食冷饮,避免服用血管扩张剂等药物,避免强光线的直接刺激,避免进食有刺激性食物和能诱发头痛的食物。
对于头痛频繁发作,疼痛严重,急性发作药物治疗无效,出现药物严重的不良反应,先兆期持续时间过长者则应采用药物预防。
患者如何护理
1.休息
家属应指导患者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患者可依据自身生活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并尽可能地不要打乱自己的作息计划。起床时间不能早于6:30,午休小憩一会儿很有益,晚间休息前不宜饱食、吸烟、饮浓茶或做过量的运动,行热水浴或用热水泡脚,熄灯,创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以降低大脑皮质兴奋性,使之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2.饮食护理
头痛患者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应避免应用致敏的药物及某些辛辣刺激性食物,煎、炸食物以及酪胺含量高的易诱发偏头痛的食物,如巧克力、乳酪、柑橘、酒精类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B1的谷类、豆类食物以及新鲜水果、蔬菜等。戒烟酒。
3.心理护理
头痛虽然在症状上表现为躯体疾病,但发病和演变均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偏头痛患者必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稳定、乐观的心理状态,遇事要沉着冷静,学会客观、理智地对待事情,不要过喜、过悲、过怒、过忧,如果确实有自己不能“消化”、“解决”的问题,也要学会控制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例如爬爬山、跑跑步、打打球等,转移一下注意力,放松紧绷的神经,以减轻或消除不良的情绪对大脑神经的刺激,防止诱发偏头痛。家人应为患者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正确接受和认识疾病,并多给予心理安慰,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丛集性头痛的诱因有哪些
一是神经系统病变
如脑缺血病变、小脑病变、脑部病变、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等。此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某些神经症的病人也会常常感到头痛。
二是耳部疾病
如耳内疾病影响到平衡而引起头痛。
三是内科疾病
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各种心脑血管病、贫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
四是感冒
有时感冒可能会附带有头痛的症状。
五是颈椎骨退化
由于长期姿势或睡姿不良,造成颈椎增生、变形、退化,颈部肌肉扯紧,动脉供血受阻使脑供血不足,是头痛的主要原因。常伴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
六是贫血
如有头痛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考虑贫血的可能性。健康状态下,老年人体内造血组织的存在量以及造血质和量已经有所下降,红细胞本身的老化,使其对铁的利用率大不如前。因此,老年人如果不注重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七是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容易发生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胆固醇的食物,而又不爱运动。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八是脑动脉硬化病
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痛。
九是心脏病
冠心病早期,症状尚轻,有人可能没有胸闷、心悸、气短等显著不适,只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鸣或健忘等。此时发生头晕的原因主要是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变细变窄,使心脏缺血缺氧。而心脏供血不足,可以造成供血不足,引起头痛。
10临床统计显示,失眠引起的偏头痛患者比率约为65%,对于该类型的患者群体,在医学上面,采用纯中药制剂马来眠西药谷维素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理想的疗效。 对于头痛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预防。比如戒烟酒,忌生、冷、油腻以及过咸过辣过酸的食物;多食新鲜蔬 菜、水果、豆芽、瓜类、黑木耳、芹菜、荸荠、豆、奶、鱼、虾等;适当的体育活动,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等。
过敏体质的人警惕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又称组织胺性头痛,可能与面部红痛症、睫状神经痛或偏头痛性神经痛及岩部神经痛等名称相近似,其临床特点是反复的密集性发作的头痛。其发病机制是患者头痛时头颅外动脉扩张现象,因此传统上列为血管性偏头痛特殊类型。
研究表明组织胺与过敏反应有重要关系,这种过敏反应为I型变态反应,花粉、霉菌、虾、鱼及蜂毒等作为抗原刺激浆细胞产生IgE抗体,此抗体与靶组织中肥大细胞或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当再次接触这些抗原,即可导致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织胺,这些介质使靶细胞的平滑肌痉挛,微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和组织水肿,腺体分泌增加,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
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系由于头部的某些局部血管,主要为颈外动脉尤其是颞浅动脉分支,偶或颈内动脉系统出现急性发作性扩张所致。丛集性头痛常与组织胺有关,有人认为本病为人体对组织胺过敏,以至面部皮肤和眼、鼻、口腔粘膜及脑膜血管的舒张,神经过度兴奋的结果。另一些人则认为,岩大浅神经内含有副交感血管舒张及分泌纤维,当其受到刺激即可导致发病。总之本病的发生原因与发病机制仍在探索中。
在治疗上可以使用组织胺脱敏疗法,使用不同剂量的组织胺皮下注射,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出现面红、头胀、头晕等反应的剂量为止,然后再按此剂量注射7 ~10天,以后逐渐减少注射次数、至每周或每2周1次,坚持数月结束。其他药物可选用苯噻啶、氯压啶、葛根片、心得安等治疗,亦可收到治疗效果。
结语:头痛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丛集性头痛更是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相信通过上述详细的关于丛集性头痛的介绍,大家对于该怎么预防和治疗丛集性头痛应该都有了比较多的了解,也要记得分享给身边的好朋友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