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身体保健

消化道出血的预防 消化道出血5大治疗方法

阅读:422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通常是由于多种疾病引起的,那么你知道消化道出血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吗?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和预防,赶紧来看看吧!

  目录

  1、消化道出血介绍 2、消化道出血5大治疗方法

  3、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4、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

  5、如何诊断消化道出血 6、消化道出血辨证治疗

  7、消化道出血如何预防 8、消化道出血的饮食

  消化道出血介绍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候群,可由多种疾病所致。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译为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

  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统称为下消化道出血。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新名词“中消化道”改变了对消化道的传统分段概念的认识。

  新定义以十二指肠乳头、回盲瓣为标志,将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十二指肠乳头以上)、“中消化道”(十二指肠乳头至回盲瓣)和“下消化道”(盲肠、结、直肠)。

  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1)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瘘。

  (2)直肠疾病溃疡性直肠炎、肿瘤(息肉)、类癌、邻近恶性肿瘤或脓肿侵入直肠、感染(细菌性、结核性、真菌性、病毒性、寄生虫)、缺血等。

  (3)结肠疾病感染(细菌性、结核性、真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溃疡性结肠炎、憩室、肿瘤(息肉)、缺血和血管畸形、肠套叠等。

  (4)小肠疾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憩室炎或溃疡、肠套叠、肿瘤(息肉)、血管瘤、血管畸形、缺血等。

  临床表现

  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出血速度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1.一般状况

  小量(400ml以下)、慢性出血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急性、大量出血时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甚或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休克等症状。

  2.生命体征

  脉搏和血压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如果不能及时止血或补充血容量,出现休克状态则脉搏微弱,甚至扪不清。休克早期血压可以代偿性升高,随着出血量增加,血压逐渐下降,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

  3其他伴随症状及体征

  根据原发疾病的不同,可以伴有其他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腹痛、发热、肠梗阻、呕血、便血、柏油便、腹部包块、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黄疸等。

  检查

  1.常规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便常规、粪隐血(便潜血)、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2.内镜检查

  依据原发病及出血部位不同,选择胃镜(食管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结肠镜以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

  3.X线钡剂检查

  仅适用于慢性出血且出血部位不明确;或急性大量出血已停止且病情稳定的患者的病因诊断。

  4.血管造影

  通过数字剪影技术,血管内注入造影剂观察造影剂外溢的部位。

  5.放射性核素显像

  近年应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法来发现活动性出血的部位。其方法是静脉注射99m锝胶体后作腹部扫描以探测标记物,从血管外溢的证据,可初步判定出血部位。

  6.其他

  根据原发疾病的需要,可以选择CT、MRI、CT仿真小肠、结肠造影等协助诊断。

  消化道出血5大治疗方法

  根据原发疾病不同、出血量及速度不同,治疗原则各异。

  (1)对症治疗

  慢性、小量出血主要是针对原发疾病(病因)治疗。急性大量出血时应该卧床休息、禁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静脉通路并测定中心静脉压。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引起窒息。并针对原发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

  (2)补充血容量

  急性大量出血时,应迅速静脉输液,维持血容量,防止血压下降;血红蛋白低于6g/dl,收缩血压低于12kPa(90mmHg)时,应考虑输血。要避免输血、输液量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或诱发再次出血。

  (3)内镜治疗

  结肠镜、小肠镜下止血作用有限,不适用急性大出血,尤其对弥漫性肠道病变作用不大。

  具体方法有:氩离子凝固止血(APC)、电凝止血(包括单极或多极电凝)、冷冻止血、热探头止血以及对出血病灶喷洒肾上腺素、凝血酶、立止血等药物止血。对憩室所致的出血不宜采用APC、电凝等止血方法,以免导致肠穿孔。

  (4)微创介入治疗

  在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出血部位后,可经导管进行止血治疗。大部分病例可达到止血目的,虽其中部分病例在住院期间会再次发生出血,但其间改善了病人的全身情况,为择期手术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值得指出的是,肠道缺血性疾病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当属禁忌。一般来说,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在动脉置管后不主张采用栓塞止血方法,原因是栓塞近端血管容易引起肠管的缺血坏死,尤其是结肠。

  (5)手术治疗

  在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不明确的情况下,不主张盲目行剖腹探查,若有下列情况时可考虑剖腹探查术:①活动性大出血并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不允许做动脉造影或其他检查;②上述检查未发现出血部位,但出血仍在持续;③反复类似的严重出血。

  术中应全面仔细探查,必要时采用经肛门和(或)经肠造口导入术中内镜检查。由内镜专科医生进行,手术医生协助导引进镜、并可转动肠管,展平黏膜皱襞,使内镜医生获得清晰视野,有利于发现小而隐蔽的出血病灶。同时,手术医生通过内镜透照,有时亦可从浆膜面发现病灶。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消化道出血是让人觉得非常恐怖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身体健康伤害是非常大的。那么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相信这是大家都十分想了解的,今天就满足大家的要求,给大家请来了消化道疾病专家为大家讲解这些常识。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器械检查或异物引起损伤、放射性损伤、强酸和强碱引起化学性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包括药物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残胃炎 、残胃溃疡或癌。还有淋巴瘤 、平滑肌瘤、息肉、肉瘤 、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膈疝、胃扭转 、憩室炎、钩虫病等。

  3.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

  4.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线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肝硬化、门静脉炎或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

  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病、肝癌、肝脓肿或肝血管病变破裂。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脓肿、胰腺炎、胰腺癌等。

  5.全身性疾病在胃肠道表现出血,血液病:白血病 、再生不良性贫血、血友病等。

  尿毒症。结缔组织病:血管炎。应激性溃疡:严重感染、手术、创伤、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某些疾病引起的应激状态,如脑血管意外,肺源性心脏病、重症心力衰竭等。

  二下消化道出血病因

  1.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瘘。

  2.直肠疾病直肠的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结核性直肠炎、直肠肿瘤、直肠类癌、邻近恶性肿瘤或脓肿侵入直肠。

  3.结肠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息肉、癌肿和血管畸形。

  通过上面文章对消化道出血这一种疾病的详细介绍,我们也更进一步对此病有了认识和学习,一些关于此病的信息会给我们预防和治疗此病奠定坚实的基础,极大的有利于我们抵抗此病的入侵。

  当然,如果发现此病的症状,要及时治疗,并且谨遵医嘱,配合医生的治疗,实现早日康复。

  老人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1、消化性溃疡

  占首位约占50%左右。出血是溃疡病活动的表现,是由于溃疡周围小血管充血,破列所致。当过度疲劳,情绪紧张,饮食不当及服用损作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等均可引起消化性溃疡活动而致出血,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大多数出血者,平时可无症状,而以出血为首发症状。

  2、食管病变

  如肝炎后肝硬化或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可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酸的反流及腐蚀作用,粗糙坚硬食物的损伤以及腹腔内压力增高,均可成为出血的诱因,约有30%左右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并非是曲张的静脉破裂,而是由于同时合并的溃疡病或胃粘膜病变引起,此外,老年人食管溃疡,食管癌均导致出血。

  3、出血性胃炎

  老年人习惯服用阿斯匹林,消炎痛,保太松,布洛芬,氨茶碱,氯化钾,酒精及长期应用激素等,均可损伤胃粘膜而引起出血。

  4、胃恶性病变

  如胃癌,胃肉瘤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胃癌引起出血的发生率增高,主要由于癌组织缺血性坏死而致糜烂或溃疡侵蚀血管引起出血。

  5、其他

  如严重肺心病,中风等严重疾患;中毒,外伤等引起的应激性溃疡出血等。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

  据临床相关的记录显示,临床上的疾病中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是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发病人群最广的疾病之一。

  可见这种疾病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及其的严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吧。

  1.一般状况

  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贮血所补偿,循环血量在1h内即得改善,故可无自觉症状。

  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时,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2.脉搏

  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所以,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或脉细弱,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

  3.血压

  血压的变化同脉搏一样,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指标。

  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20%,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

  急性失血800~1600ml时占总血量的20%~40%,收缩压可降至9.33~10.67kPa70~80mmHg,脉压小。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40%,收缩压可降至6.67~9.33kPa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降至零。

  4.血象

  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由于血浓缩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机制,上述数值可以暂时无变化。

  一般需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即3~4h后才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后32h,血红蛋白可被稀释到最大程度。

  如果病人出血前无贫血,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下降至7g以下,表示出血量大,在1200ml以上。大出血后2~5h,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但通常不超过15×109/L。然而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计数可以不增加。

  5.尿素氮

  上消化道大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增高,1~2天达高峰,3~4天内降至正常。如再次出血,尿素氮可再次增高。

  尿素氮增高是由于大量血液进入小肠,含氮产物被吸收。而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则不仅尿素氮增高,肌酐亦可同时增高。

  如果肌酐在133μmol/L1.5mg%以下,而尿素氮14.28mmol/L40mg%,则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在1000ml以上。

  消化道出血的现象时非常常见的,所以说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和高发病。很多时候消化道的疾病不单单只上消化道的疾病,所以一定要认清消化道出血认识的这一点误区,及时的去治疗才是疾病康复的有效前提。

  具体症状

  1、呕血和黑便

  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若出血后立即呕出,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

  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从肠道排出。由于血红蛋白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样黑便。

  只有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内通过很快时,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红色,或偶尔呈鲜红色。一般而言,当出血量大时,有黑便又有呕血;当出血量小时,常常仅有黑便。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肠,呕血较少见。

  2、出血引起的全身症状

  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仅在长时间出血后出现贫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则可出现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苍白,甚至血压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现。

  3、原发疾病的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肠癌、急性胃粘膜损伤出血等。

  若为溃疡病出血,则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如何诊断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因其病因复杂,所以诊断的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然而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等全身情况也有关系。

  一、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早期识别

  若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征象的出现先于呕血和黑粪,就必须与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以及子宫异位妊娠破裂、自发性或创伤性脾破裂、动脉瘤破裂等其他病因引起的出血性休克相鉴别。

  有时尚须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直肠指检,借以发现尚未呕出或便出的血液,而使诊断得到及早确立。

  二、出血量的估计

  上消化道出血量达到约20ml时,粪便匿血愈创木脂试验可呈现阳性反应。当出血量达50~70ml以上,可表现为黑粪。

  严重性出血指3小时内需输箅1500ml才能纠正其休克。严重性出血性质又可分为大量出血massive bleeding即指每小时需输血300ml才能稳定其血压者。

  最大量出血major hemorrhage即指经输血1000ml后血红蛋白仍下降到10g/dl以下者。

  持续性出血指在24小时之内的2次胃镜所见均为活动性出血,出血持续在60小时以上。

  需输箅3000ml才能稳定循环者。再发性出血指2次出血的时间距离至少在1~7天。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量的估计,主要根据血容量减少所致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

  特别是对血压、脉搏的动态观察。根据病人的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压积测定,也可估计失血的程度。

  三、出血的病因和部位的诊断

  1、病史与体征

  消化性溃疡患者80%~90%都有长期规律性上腹疼痛史,并在饮食不当、精神疲劳等诱因下并发出血,出血后疼痛减轻,急诊或早期胃内镜检查即可发现溃疡出血灶。

  呕出大量鲜红色血而有慢性肝炎、血吸虫病等病史,伴有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脾大、腹水等体征时,以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最大可能。

  2、特殊诊断方法

  近年来道化出血的临床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除沿用传统方法一-X线钡餐或久灌检查之外,内镜检查已普遍应用,在诊断基础上又发展了血治疗。

  四、判断是否继续出血

  临床上不能单凭血红蛋白在下降或大便柏油样来判断出血是否继续。因为一次出血后,血红蛋白的下降有一定过程。

  而出血1000ml,柏油样便可持续1~3天,大便匿血可达1周,出血2000ml,柏油样便可持续4~5天,大便匿血达2周。

  有下列表现,应认为有继续出血。

  1、反覆呕血、黑粪次数及量增多,或排出暗红以致鲜红色血便。

  2、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

  3、在24h内经积极输液、输血仍不能稳定血压和脉搏,一般状况未见改善;或经过迅速输液、输血后,中心静脉压仍在下降。

  4、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消化道出血辨证治疗

  1、脾虚不摄证

  主症

  吐血暗淡,绵绵不断,时轻时重,体倦神疲,形色惟淬,心悸,头晕,大便色黑,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

  益气健脾,养血止血。

  处方

  归脾汤加减,党参12g、黄芪12g、白术9g、茯苓9g、当归12g、白芍9g、山药12g、熟地12g、白芨9g、仙鹤草12g,水煎服。

  阐述

  上消化道出血后,血少气虚,可导致脾气虚弱。但此时尚属中小量出血,处于气虚阶段而未至气脱状态。故方中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山药益气健脾;当归、白芍、熟地养血敛阴;白芨、仙鹤草收敛止血。诸药合用,共凑益气养血而止血的功效,出血量多者,可以加地榆炭、侧柏叶、阿胶珠、血余炭等。

  2、胃中积热证

  主症

  胃脘热作痛,恶心泛呕吐血量多,色泽鲜红或紫暗,或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而色黑,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则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处方

  泻心汤加味,大黄19g、黄连6g、黄芪9g、生地15g、茜根炭15g、白芨12g、大小蓟各12g水煎服。

  阐述

  胃内积血瘀结,必生内热,瘀热蕴结,引起胃火上逆,气机窒塞,故症见的痛呕吐,口鼻便结,舌红脉数,方中以大黄、黄连、黄芪泻火清胃;生地、茜根炭、白芨、大小蓟清热凉血而止血。灼热感明显者,加桅子、疼痛甚者加延胡、木香,吐酸者加瓦楞子。

  3、肝火犯胃证

  主症

  吐血鲜红,口苦胁痛,心烦善怒,寐少梦多,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脉弦数。

  治则

  清肝泻火,和胃止血。

  处方

  丹桅逍遥散加减,丹皮9g、桅子9g、当归9g、白芍9g、柴胡6g、茯苓9g、白术9g、生地15g、龙胆草9g、白芍9g,水煎服。

  阐述

  肝气郁法,蕴而化火,肝火上炎,克伐脾土,引起血热妄行,胃伤血溢。故方中龙胆草、桅子清肝泻火;当归、白芍、柴胡疏肝解郁;丹皮、生地、白芨凉血止血;茯苓、白术健脾和胃。诸药全用泻肝和胃凉血止血。

  4、肠道湿热证

  主症

  下血鲜红,肛门疼痛,先血后便,大便不畅,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

  清热除湿,凉血止血。

  处方

  槐花散合地榆散加减,槐花24g、侧柏叶12g、荷叶9g、黄连6g、当归9g、山桅9g,水煎服。

  阐述

  胃肠瘀血,郁而化热,与湿相搏,湿热互结中焦阻滞,故方中黄柏、黄连、山桅清热除湿;槐花、地榆清热凉血则止血,配以侧柏叶、荆芥、茜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力:枳壳行气宽肠;当归养血和血。诸药合用,可起清肠道湿热而达止血之效。

  5、气血衰脱证

  主症

  吐血或便血,盈碗倾盆,面色唇甲苍白,心悸眩晕,烦躁口干,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尿少色黄,神恍或昏迷,舌质淡红,脉细数无力,或微细欲厥。

  治则

  益气摄血,固脱回阳。

  处方

  独参汤,参附汤,生脉饮加减,野山参6~9g,浓煎,频频灌服或鼻饲,野山参6~9g或西洋参9~12g,炮附子6~9克,各3g浓煎,频频灌服或鼻饲人参6~9g,麦冬15g,甘草10g,浓煎,频频灌服或鼻饲。

  6、效方集证

  仙鹤草膏

  仙鹤草适量,制成仙鹤草膏口服,每次15g,1日2~3次,功效滋润止血,主治吐血,便血。

  四红丸

  当归炭、蒲黄炭、阿胶珠、大黄炭、槐花炭各60g,制成蜜丸,每丸重9g,每日2~3次,每次一丸,功效凉血止血法瘀,主治吐血,衄血,便血。

  大蓟散

  又名大蓟饮子,大蓟根、犀角、升麻、炒蒲黄、杏仁、炒桔梗、灸桑白皮30g、甘草15g,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5片,水煎服。功效:清热法邪,凉血止血,主治吐血呕血。

  心胜散

  熟地黄、小蓟、人参、炒蒲黄、当归、川芎、乌梅各30g,为粗末,每服15g,水煎服,功效养血、止血,主治吐血呕血。

  五神汤

  生藕汁、小蓟汁、生地汁各30m1,生姜汁7m1,蜜15m1,合煎2~3沸,每用15m1,调炒面3g,食前服。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热毒上攻,吐血不止。

  以上就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方法。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的阅读后已经知道该怎样治疗消化道出血这种疾病了吧。那么,如果患了这种疾病就赶紧治疗吧。免得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以上的药方仅供参考。请勿擅自服用。

  消化道出血如何预防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在气温突变之时。饮食上可按时就餐,饥饱有时,寒温适度。食物以易消化、富营养及少渣滓为宜,食物烹调上细软些,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戒烟、酒,禁食辛辣、香燥、油煎之物,以防噪热动火。

  并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豁达。原有症状有加重者,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原有消化疾病者如溃疡病患者要正规全疗程服药,此类患者要预防性应用止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或者调整心脑血管用药。

  总之,当出现消化道症状时应该及时到消化专科门诊就诊,以防止消化道出血发生。而一旦出现解黑便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则应该住院治疗,以防进一步耽误疾病。

  1、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对急性大量出血者,应根据老年人出血后生理变化特点,迅速作出处理,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采取平卧位,两膝弯曲或抬高下肢,应避免低头位时影响呼吸功能以及将血液吸入气管。

  并有利于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仅有黑粪者可不必禁食,呕血停止后,可进温凉米汤,豆浆或牛奶,而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该禁食,一般来说,进食流质可减少胃饥饿性收缩,能中和胃酸和恢复体力,有利康复。

  2、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消化性溃疡及肝硬化等疾病。

  3、生活要有规律性

  饮食要定时有节,切忌暴饮暴食,忌酒忌烟,不要饮用浓茶和咖啡。

  4、注意药物的使用

  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果必需使用时,应加用保持胃粘膜药物。

  5、要定期做体检

  尽早的发现早期病变,并及时治疗,在出现头昏等贫血症状时,应尽早上医院检查。

  患者一旦发现自己得了消化道出血疾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提示科学治疗和保养。防止病情进一步的恶化,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伤害。

  6、应时刻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慢性肝病患者要了解和 掌握目前自己的肝病状态,比如有无肝硬化,有无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等。

  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劝告与指导,避免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切忌侥幸心理。

  7、合理休息,不可过

  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功能缺失,已不能满足全负荷工作的需要。因此,应注意休息,做到力所能及、劳逸结合。

  提倡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不适合做快跑、急走等剧烈的活动。

  8、软化饮食,禁忌粗糙

  进食粗糙的食物有可能划破食道或胃底曲张的静脉而引起出血。饮食要注意少食多餐,不过饱。进食最好细嚼慢咽。

  食物以稀软易消化、富含营养及少渣为宜。患者还应禁辛辣、油煎食品。

  9、经常喝牛奶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溃疡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多因酸性胃液销蚀胃壁,损伤血管所致,为防止晚间胃酸分泌高峰期分泌过多胃酸,临睡时喝杯热牛奶,可保护胃黏膜并中和胃酸,并可有效地预防反复发作的胃出血。

  10、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凡有出血倾向者,宜多吃含维生素c、维生素k食物,绿叶蔬菜中维生素中c含量很丰富,柑橘、柚子、番茄、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

  菠菜、卷心菜、花菜、油菜和植物油中维生素k的含量较高。多吃含维生素c、维生素k新鲜水果和蔬菜,能改善毛细血管的渗透性,降低血管的脆性,有利于止血。

  还可多进食花生衣、白木耳、荠菜、金针菜、百合、藕汁、乌贼骨等,有止血作用的食物。

  消化道出血的饮食

  一、红烧龟肉

  食材:乌龟1只,约250~500克重,葱、姜、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乌龟去头和内脏,洗净,切块。先以素油煸炒,加姜、葱、冰糖等调料,然后再烹酱油、黄酒,加水适量,以小火煨炖,直至烧烂即可。

  二、藕粉糕

  食材: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克。

  制作方法:藕粉、糯米粉、白糖以水和成面团,入笼蒸熟,任意煮食或煎食均可。

  三、甜咸小白菜汁

  食材:小白菜250克,食盐、白糖少许。

  制作方法:小白菜洗净,切碎,以食盐腌拌10分钟,用清洁纱布绞取汁液,加白糖适量。一日三次,空腹饮用。

  四、三七藕蛋羹

  食材:鲜藕汁1小杯,三七粉5克,生鸡蛋1个。

  制作方法:鲜藕汁加水适量煮沸,三七粉与生鸡蛋调匀入沸汤中,加少量油盐。每日两餐佐食用。

  五、酒炖鳗鱼

  食材:鳗鱼500克,黄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鳗鱼去鳃肠内脏,洗净,放入锅中加黄酒,水适量,小火煮至熟烂。少加食盐、蘸醋食用。

  结语:通过小编上文的介绍,你知道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到底有有哪些了吗?你知道消化道出血应该怎么治疗才最有效果了吗?消化道出血虽然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尽快地采取治疗措施,平时做一些预防的工作,一定会远离疾病困扰。

相关文章

  •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人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那当消化道出血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消化道出血又应该如何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消化道出血是可由多种疾病所引起的一种症候群。那当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1、呕血和黑便   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若出血后立即

  •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消化道出血预防和护理

      消化道出血相信大家都不是很陌生,它对患者的危害很大。但是对于消化道出血的具体症状大家了解吗?相信熟悉的人并不多。为了能让大家有所警醒,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消化道出现的症状。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1、呕血和黑便   出血后血液刺激会引起恶心呕吐的现象。血液呈鲜红色;   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   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从肠道排出。由于血红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如何预防

      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是一种肠胃疾病,它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就会致命。所以许多的患者对这种疾病还是高度重视的,为了早发现病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相关的护理知识吧。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护理   1、对急性大量出血者,应根据老年人出血后生理变化特点,迅速作出处理,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   采取平卧位,两膝弯曲或抬高下肢,应避免低头位时影响呼吸功能以及

  • 上消化道出血 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它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症状表现也很服装网,那么你知道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吗?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和预防,赶紧来看看吧!   目录   1、上消化道出血的检查诊断 2、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3、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4、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5、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6、上消化道出血的食疗   7、上消化道出血家庭防治 8、上消化道出

  •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与治疗

      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几个部分,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很多,但以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的出血最为常见。那么上消化道出血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呢?在临床上,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有哪些?上消化道出血该如何治疗?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但在外科临床工作中以胃、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

  •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的饮食

      消化道出血疾病是一种肠胃疾病,它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就会致命。所以许多的患者对这种疾病还是高度重视的,为了早发现病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相关的护理知识吧。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护理   1、对急性大量出血者,应根据老年人出血后生理变化特点,迅速作出处理,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   采取平卧位,两膝弯曲或抬高下肢,应避免低头位时影响呼吸功能以及将血液

  •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表现

      食物必须通过消化道才可以消化,食物只有消化了才可以给人们提供能量,因此消化道的健康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一些人却患上了消化道出血这个疾病,从而危害了自己的消化道,那么造成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都有哪些呢,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是什么呢,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措施是什么呢?一起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候群,可由多种疾病所致。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

  •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对于消化道出血相信大家都能有所了解了,尤其是其危害,大家更是比较恐慌。但是对于消化道出血的具体症状大家了解吗?相信熟悉的人并不多。为了能让大家有所警醒,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1、呕血和黑便   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出血后立即呕出,血液呈鲜红色,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   血液除

你可能感兴趣

  • 牙龈萎缩修复再生专用治疗牙齿松动肿痛出血医用口腔护理脱敏牙膏


  • DARLIE好来(原黑人)牙刷柔丝深洁5支护龈防出血卫生勤换多支装


  • 吗丁啉多潘立酮片30片消化不良胃胀气不消化腹胀呕吐药健胃消食


  • 医用牙龈萎缩修复再生专用牙膏治牙周炎口腔脱敏护理出血肿痛抗敏


  • 包邮】仁和大山楂丸9g*30袋/包开胃消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JXC


  • 立效大山楂丸9g*40丸 开胃消食消化不良食积内停脘腹胀闷非同仁堂


  • TASLY天士力 大山楂丸 9g*10丸/袋开胃消食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 SAIRUI赛睿大山楂丸10丸开胃消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用药


  • 北京同仁堂 大山楂丸9g*10丸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开胃消食中成药


  • 牙龈萎缩修复再专用牙膏护理生牙龈肿痛出血周炎医用口腔脱敏膏cy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