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身体保健

周围神经炎 治疗和预防方法

阅读:330

  周围神经炎有叫做周围神经病,大家听了这个词是不是很恐怖啊,其实不然,还没有达到神经病的地步。走进三九养生网多了解下有关疾病对生活有益无害,你们知道周围神经炎的症状有哪些嘛?周围神经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一起看看吧!

  目录

  1、周围神经炎简介 2、周围神经炎疾病的原因

  3、周围性神经炎的危害 4、中西医治疗法

  5、周围神经炎的治疗方法 6、周围神经炎应该配合怎样治愈

  7、周围神经炎生活中治疗方法 8、周围神经炎预防方法

  周围神经炎简介

  周围神经炎在多数情况下并非感染或炎症,又被称之为周围神经病。该病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包括颅神经及脊神经),表现为受损神经支配范围内的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多发性或单一性,对称性或非对称性,是神经系统较常见的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发病机理

  引发周围神经炎疾病的原因

  1、感染

  细菌、病毒、钩端螺旋体等。

  2、中毒

  重金属铅、汞、砷中毒及化学品,药物如呋喃类、磺胺类、异烟肼药物,有机磷农药及有机氯杀虫剂中毒等。

  3、营养障碍

  糖尿病、脚气病(vitB1缺乏),糙皮病及慢性酒精中毒等可并发周围神经炎。

  4、某些胶原疾病

  如播散性红斑性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变态反应,如各种免疫血清注射后,疫苗接种后(如破伤风抗毒素及狂犬疫苗)等亦可引发神经炎。

  5、家族遗传因素

  如进行性肥大性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感觉性神经病。

  6、其他

  原因不明的多发性神经病,复发性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进行性多发性神经病等。不论是何种原因所致的病变常造成轴突变性和节段性脱髓鞘,即神经纤维有长短不等的节段性髓鞘破坏变性,雪旺细胞增殖吞噬,也可致神经元变性坏死。

  2临床症状

  主要是对称性的肢体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感觉症状

  病初多为肢端麻木或疼痛,也可有感觉过敏或异常,如蚁走感,以后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典型者呈手套、袜套型感觉障碍。

  2、运动症状

  四肢远端为主的弛缓型不全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对减少或消失,稍后可有肌肉萎缩。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如手足部血管舒缩、出汗、皮肤苍白、变冷或发红发热、变嫩或角化过度、干燥易裂等;另外因病因不同,临床表现有其特点,如呋喃类药物中毒时运动障碍不明显,而疼痛和植物神经症状突出。如系单一颅神经病变,则常见周围性面神经炎(Bell面瘫):半侧颜面部肌肉瘫痪,额纹消失,眼闭合不全,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受损神经的分布确定病变部位是单神经病、多数性(单灶性)单神经病还是多发性神经病;单神经病指某一周围神经干或神经丛的局部病变,如炎症、血管病变等;多数性单神经病指同时或先后2个以上单独的非邻近的神经干受损,病变为多灶性,其病因有炎性脱髓鞘及结缔组织病的血管炎等,多发性神经病指双侧对称的四肢远端为重的周围神经病,如中毒、营养缺乏、全身代谢病等。

  周围神经炎疾病的原因

  周围神经炎病前两周左右多有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晕症状可突然发生,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植物神经系的症状一般比梅尼埃病稍轻。无听力改变,即无耳鸣及耳聋的主诉。多数患者两三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仅少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现象。

  神经痛是指受累的感觉神经分布区发生剧痛,而神经传导功能以及神经递质无明显变化,如三叉神经痛。神经疾患泛指周围神经的某些部位由于炎症,中毒,缺血,营养缺乏,代谢障碍,外伤等引起的一组疾病和损伤,属炎症性质者习惯上称为神经炎。

  引发周围神经炎疾病的原因

  1、重金属铅、汞、砷中毒及化学品,药物如呋喃类、磺胺类、异烟肼药物,有机磷农药及有机氯杀虫剂中毒等。

  2、糖尿病、脚气病(vitB1缺乏),糙皮病及慢性酒精中毒等可并发周围神经炎。

  3、如播散性红斑性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变态反应,如各种免疫血清注射后,疫苗接种后(如破伤风抗毒素及狂犬疫苗)等亦可引发神经炎。

  4、如进行性肥大性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感觉性神经病。

  5、原因不明的多发性神经病,复发性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进行性多发性神经病等。不论是何种原因所致的病变常造成轴突变性和节段性脱髓鞘,即神经纤维有长短不等的节段性髓鞘破坏变性,雪旺细胞增殖吞噬,也可致神经元变性坏死。

  6、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反应。

  7、糖尿病可引起前庭神经元变性萎缩,导致反复眩晕发作,一些病人前庭神经切断后经病理检查,可发现前庭神经有弧立或散在的退行性变和再生现象。神经纤维减少节细胞空泡形成,神经内胶原沉积物增加。

  8、前庭神经遭受刺激:前庭神经遭受血管压迫或蛛网膜粘连甚至因内听道狭窄而引起神经缺氧变性因激发神经放电而发病。

  除少数病因(如麻风)所致者周围神经有炎性改变外,病理改变主要是周围神经的节段性脱髓鞘改变和轴突变性,或两者兼有,少数病例可伴有神经肌肉连接点的改变。

  周围神经炎的诊断鉴别

  根据起病形式和临床特点,诊断多无困难。但需与下述疾病鉴别。

  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可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但常为双侧性,绝大多数伴有其他颅神经及肢体对称性瘫痪和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等。

  2、桥脑损害:桥脑面神经核及其纤维损害可出现周围性面瘫,但常伴有桥脑内部邻近结构,如外展神经、三叉神经、锥体束、脊髓丘系等的损害,而出现同侧眼外直肌瘫痪、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瘫痪(交叉性瘫痪)。见于该部肿瘤、炎症、血管病变等。

  3、小脑桥脑角损害:多同时损害三叉神经、位听神经、同侧小脑及延髓,故除周围性面瘫外,还可有同侧面部痛觉障碍、耳鸣、耳聋、眩晕、眼球震颤、肢体共济失调及对侧肢体瘫痪等症状,称“小脑桥脑角综合征”,多见于该部肿瘤、炎症等。

  4、面神经管邻近的结构病变:见于中耳炎、乳突炎、中耳乳突部手术及颅底骨折等,可有相应的病史及临床症状。

  5、茎乳孔以外的病变:见于腮腺炎、腮腺肿瘤、颌颈部及腮腺区手术等。除仅有周围性面瘫外,尚有相应疾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方面应注意排除下列疾病。

  6、红斑性肢痛症:由于血管舒缩机能障碍致肢端小血管阵发性扩张引起的疾病,以双下肢多见,表现为肢端剧痛,局部皮温增高,发红,多汗或轻度凹陷性水肿,发作时将患肢浸于冷水中疼痛可减轻或缓解,受热后血管扩张可使症状加重。

  7、雷诺病:本病由于肢端小血管间歇性收缩或痉挛致局部缺血引起,以双上肢多见表现为双侧手指苍白,发凉,麻木,烧灼感,也可因继发性毛细血管扩张而呈青紫色,晚期可发绀,溃烂,寒冷时因血管收缩可使症状加重。

  8、癔病性肢体麻木:常由精神因素发病,肢体麻木程度,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且有其它癔病症状,腱反射多活跃,套式感觉障碍范围常超过肘,膝关节,或边界变化不定。

  周围性神经炎的危害

  周围性神经炎是指嗅、视神经以外的脑神经和脊神经、自主神经及其神经节。周围神经疾病是指原发于周五神经系统结构或者功能损害的疾病。了解周围性神经炎的危害,才能积极去预防其发生,那么,周围性神经炎会对患者造成哪些危害?下面由专家为大家进行介绍。

  周围性神经炎对患者的危害有

  1、多发性神经炎又称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主要病变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常累及颅神经,有时也侵犯脊膜、脊髓和脑。

  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病人在发病前几天至几周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通常亚急性起病,多数于3~15天内达高峰。主要症状是肢体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感觉异常和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2、多发性神经炎发病初期感觉障碍有手指及足趾疼痛、麻木、呈手套及袜套样分布。在病损区域内亦可有感觉过敏,即轻触就可引起疼痛;有时亦可出现感觉异常,如蚁走感、刺痛感等。病变严重时,感觉障碍区域可向上扩展,病损区内常有肌肉的压痛。

  3、对于运动障碍表现有肌力减退,最初发生在手指、手及足部,严重时可影响腕、肘、踝、膝关节的肌力。肌张力减退。腱反向减弱或消失,但在起病初期偶可出现短暂的腱反向亢进。

  可有手背蚓状肌和手掌的大小鱼际肌萎缩,严重时上肢肌肉萎缩极为显著。由于肌张力减退和肌萎缩,故可出现手下垂和足下垂现象。

  4、尿毒症性多发性神经炎通常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数月或数年后出现两下肢不舒适,夜间症状加重,接着出现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如刺痛、烧灼痛、麻木、紧束感。双侧肢体呈对称性分布,下肢较上肢影响早而严重。也可以四肢同时起病。

  特别提示:传统治疗周围性神经炎的方法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或康复训练,但最终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周围性神经炎的危害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神经因子再生问题,如何让神经因子再生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生物转化修复疗法的成功应用,这一难题也迎刃而解,为治疗周围性神经炎寻找到了科学有效的方法。

  中西医治疗法

  西医治疗

  1、病因治疗:中毒引起者应立即阻止毒物进入人体,脱离中毒环境及毒性物质。由药物引起者,原则上应尽快停药。总之应积极采取措施去除病因。

  2、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各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都可使用大剂量B族维生素,vitB1、B6、B12,重症病例使用ATP,辅酶A。疼痛明显者使用止痛剂、镇静剂,如卡马西平等。有炎性脱髓鞘病变都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也可使用血管扩张剂烟酸(50~100mg/次),地巴唑5~10mg/次。

  3、加强护理:肢体保持功能位,勤翻身以防止褥疮及肺内感染。

  4、恢复期:功能锻炼、针灸、按摩、理疗。

  预防

  相关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6、三磷酸腺苷、辅酶A、烟酸。

  5中医治疗

  临床上周围神经病变,最常累及的有股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等。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但电生理检查往往呈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均有累及。

  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如截肢痛呈昼轻夜重。

  有时有触觉过敏,甚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者多见。

  周围神经病变在体征方面

  ①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震动觉减弱或消失。

  ③位置觉减弱或消失,尤以深感觉减退为明显。

  经验特效方:王氏消渴止痛方、任氏神经再生方、王氏消渴止痛片。

  用法:中药汤剂,一天2-3次,一天一剂,口服,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疗效:观察460例,显效386例,有效6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5%以上。

  周围神经炎的治疗方法

  对于周围神经炎应以预防为主,如加强劳动保护,预防金属和农药中毒,尽量少用呋喃类药物(如需要服用时,可同时加服维生素B族药物)等。如发现有神经症状和体征时,应尽快解除病因,改善神经营养功能,并增强体质。如重金属所致者,可使用解毒剂,如二巯基丁二酸钠(0.5~1.0g加入注射用水20ml静注1/日),5~10次为一疗程;营养代谢障碍所致者,应寻找营养障碍原因并予以相应处理;由糖尿病引起者应同时治疗糖尿病。

  药物治疗可使用神经营养代谢药和血管扩张药以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末梢神经炎中医治疗方法

  红参8~10g、黄芪30~50g、当归30g、白芍15g、吴萸5g、木瓜30g、槟榔12g、苏叶8~10g、桔梗12g、桔红12g、陈皮10g、木通10g、地龙10g、甘草5g。水煎,鸡鸣时服头煎,天亮时服二煎。

  主治:末梢神经炎,中毒性周围神经炎,周围神经根炎。

  加减:伴口苦、寒热往来者,加小柴胡汤和解表里;苔白滑或痰多或呕逆或挟气郁者,去黄芪、当归、白芍,加芦根15g,清热利湿,半夏10g、茯苓15g、厚朴12g,燥湿化痰、理气解郁,降逆止呕;心烦者加焦栀12g;

  心悸者,加枣仁15g;患肢有灼热感者,加知母12g、丹皮12g,清热凉血;兼见五心烦热者,再加地骨皮20g,清热除蒸;肢冷者,加桂枝10g,温阳通络;

  有瘀血见症者,加苏木5~10g;上肢麻痹甚者,加桂枝10g、葛根15g、白芷10g,以引药横行手臂;

  下肢麻痹甚者,加淮牛膝10g,踝关节以下者,再加地风皮10g,引药下行;治疗进入恢复期,腻苔已去,仅患肢乏力,加川仲10g、补骨脂12g、熟地30g、制首乌30g、狗脊15g,滋肝益肾、强骨壮力。并可用健步虎潜丸收功。

  方解:末梢神经炎证见:四肢或单纯下肢,肌肤麻木乏力,不仁不用,或有胀感,但无疼痛,浮肿或无浮肿,或见腕下垂,足下垂,皮肤有冷感;

  本病系由于素体气血虚弱,寒湿留着,壅阻气机,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得疏通所致。治宜补气养血,祛寒除湿,下气降浊,疏通经络。本方取具开上、导下、疏中、温宣降浊之鸡鸣散,加红参、黄芪、白芍、当归、甘草补气养血;地龙、木通疏通经络。如有明显中毒史者,主方加岗梅根10g以解毒。

  临床疗效非常满意,究为何因,有待进―步研究。据实际观察,所有服用本方者,均有肠鸣矢气增多之反应,症状减轻后,上述反应也随之减轻,最后不复存在肠鸣矢气之反应,可能此方对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有一种特殊作用,与“治痿独取阳明”暗中相合。而现代之周围神经炎实属祖国医学“痿症”之范畴。但以鸡鸣散为基础方,于方于药均难以解释其理。但临床应用十余年,治愈数百例,均为此方之功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皮痹,肌痹,筋痹)范畴。病机本虚标实:本虚:脾肾阴阳虚弱、肝血不足;标实:血瘀、痰湿、湿热阻络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凉、麻、痛、痿四大主症为临床特点。

  其主要病机是以气虚、阴虚、阳虚失充为本,以瘀血、痰浊阻络为标,血瘀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始终。临证当首辨其虚实,虚当辨气虚、阴虚、阳虚之所在;实当辨瘀与痰之所别,但总以虚中挟实最为多见。治疗当在辨证施治、遣方择药前提下,酌情选加化瘀通络之品,取其“以通为补”、“以通为助”之义。

  ①气虚血瘀型

  症状

  手足麻木,如有蚁行,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腰腿酸软,或面色恍白,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紫,或有紫斑,苔薄白,脉沉涩。

  治法

  补气活血,化瘀通痹。

  方剂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

  ②肾阴虚血瘀型

  症状

  肢体麻木,或见灼痛夜甚,不可近衣被,盗汗自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口干思饮,大便偏干不畅,舌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涩。

  治法

  补肾滋阴活血。

  方剂

  知柏地黄丸加桃红四物汤化裁。

  ③肾阳虚血瘀型

  症状

  肢体麻木遇冷则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痛剧夜甚,口淡不渴,大便不畅或大便溏薄,阳痿早泄,舌淡暗体胖苔白厚或腻,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

  补肾温阳活血。

  方剂

  金匮肾气丸加桃红四物汤化裁。

  ④痰瘀阻络型

  症状

  麻木不仁,常有定处,足如踩棉,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黏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黏滞,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或沉涩。

  治法

  祛痰化瘀,宣痹通络。

  方剂

  指迷茯苓丸(《证治准绳》)合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加减。

  通过介绍,我们知道了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对于不同的体质类型,中医采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中医治疗疾病效果好的精髓。

  周围神经炎的食疗方法

  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病情发作时患者主要以肌肉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时会出现并发症,所以在治疗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的同时,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患者要多了解一些饮食注意事项,这样对疾病的康复会非常有帮助。

  食疗方

  1、防风粥

  防风10—15克,葱白口茎,粳米30—60克,前两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温服。本方功可祛风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袭络引起的面瘫,肌体肌肉酸楚等。

  2、薄荷糖

  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将白糖放入锅内,加水少许,文火炼稠,后加入薄荷粉,调勺,再继续炼于不粘手时,即成本方具有疏风清热,辛凉解表的功效,对于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症有效。

  3、川芎白芷水炖鱼头

  川芎3—9克,白芷3—9克,鳙鱼头500克,葱、胡椒、姜、盐适量。武火烧沸,再以文火炖半小时,分早、晚食鱼喝汤。本方功能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面瘫。

  4、姜糖苏叶饮

  紫苏叶3—6克,生姜3克,红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钟。本方具有流风散寒,常浸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诸症。

  5、大枣粥

  大枣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煮至熟烂成粥,本方功能补气养血,适用于气虚弱之口眼歪斜,气短乏力者。

  6、参枸莲蓉汤

  白人参,枸杞子,葡萄干各2克,莲子肉,山药各2克,肉莲蓉,火麻仁各12克,橘红3克,大枣,胡桃肉各2枚,煎汤取药汁服,口服2—3次。本方有补中益气,兼滋养肝肾之阴的功效。

  饮食注意事项

  1、周围神经炎无湿热者宜多食滋补肝肾食物,如肉类、牛羊乳、豆类、枸杞子、山饕等。

  2、周围神经炎有湿热症状的患者要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蕹菜、萝卜、冬瓜、薏苡仁、豆芽等。

  3、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患者忌食生冷、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湿热证忌食辛辣、温热的食物,如酒、辣椒、干姜、胡椒、桂皮等。

  4、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患者可以多补充,如各种杂粮、豆类、和其它多种副食品。还可以多吃干果、硬果、动物内脏、蛋类、瘦猪肉、乳类、蔬菜、水果等,但是一定要注意食物加工烹调方法,否则损失太多,同样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病。

  周围神经炎应该配合怎样治愈

  为了保证长期治疗的严格执行和获得较好的疗效,做好病人的宣传工作,包括介绍治疗基本知识、尿糖定性自测法、生活安排及随访检查。

  感觉障碍:初期常以指或趾端烧灼、疼痛、发麻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等刺激症状为著,逐渐出现感觉减退乃至消失。感觉障碍的分布呈手套或袜套式。少数病人可有深感觉障碍。腓肠肌等处常有压痛。二、运动障碍:表现为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个别病因如呋喃西林所致者反射可活跃。久病后可有肌萎缩。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肢端皮肤发凉、苍白、潮红或轻度发绀,少汗或多汗,皮干变薄变嫩或粗糙,指趾甲失去正常光泽、角化增强等。

  1、病因治疗

  中毒引起者应立即阻止毒物进入人体,脱离中毒环境及毒性物质。由药物引起者,原则上应尽快停药。总之应积极采取措施去除病因。

  2、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各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都可使用大剂量B族维生素,vitB1、B6、B12,重症病例使用ATP,辅酶A。疼痛明显者使用止痛剂、镇静剂,如卡马西平等。有炎性脱髓鞘病变都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也可使用血管扩张剂烟酸50~100mg/次,地巴唑5~10mg/次。

  3、加强护理

  肢体保持功能位,勤翻身以防止褥疮及肺内感染。

  4、恢复期

  功能锻炼、针灸、按摩、理疗。

  5 平时适当运动

  6、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忌恼怒或抑郁过度,消除紧张、激动等心理状态,保持心情舒畅豁达,情绪稳定

 

  7、饮食宜富营养、清淡,忌膏粱厚味,尤忌烟酒

  8、起居规律有常,房事有节,以免进一步耗损正气。

  周围神经炎生活中治疗方法

  周围神经炎经常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并发神经感染或炎症,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周围神经病。周围是因为多种原因引起从而造成的周围神经病变,其病变的神经包括颅神经和脊神经,主要的症状表现为病变的神经支配的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的功能发生异常,大部分为多发性和单一性的,而且又有对称性,在临床上是神经系统比较较常见的疾病。而且发病的年龄段十分广泛。

  步骤/方法

  1、病因治疗周围性神经炎是最常见的办法:中毒引起周围性神经炎的患者应一定要马上阻止毒物进入人体,还要脱离中毒的环境以及引起中毒性的物质。如果是由药物引起发病的话,一定要尽快停药。总的来说,就是要找到病因,消除病因,从而得到更好地治疗。

  2、周围性神经炎嘚瑟一般治疗:在急性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都可以使用大剂量维生素用来缓解。疼痛比较明显患者可以使用止痛剂和镇静剂,比如卡马西平等药物。

  也可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进行治疗。也可使用血管扩张剂进行治疗。

  3、周围神经炎的患者要加强护理:让肢体保持正确的功能位,经常翻身来防止褥疮及肺内的感染。在恢复期的时候:要加强体育的锻炼,还可以做以下针灸、按摩和理疗。

  在日常饮食中易清淡,最好以蔬菜类为主,不要吃太多的肉类食物。治疗周围神经炎的药物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

  注意事项

  1、在平时一定要适当的运动。

  2、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恼怒或者抑郁,不要紧张、不要激动,时常保持心情的舒畅豁达,保持情绪稳定。

  3、在饮食中要多吃含有营养、清淡的食物。

  4、起居一定要规律,房事要有节律。

  周围神经炎预防方法

  近年来患有周围神经炎的人群在不断的增加,这样的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在治疗多发性神经炎时加强呼吸道护理是项很重要的工作。

  1、调整饮食

  合理调整饮食,既要保障营养全面,又要防止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忌烟、酒。

  2、加强锻炼

  因为锻炼有利于人体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3、及时护理

  日常护理及保健过程中肢端需保暖,又要预防烫伤。急性感染期除四肢瘫痪还可伴呼吸肌麻痹,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4、避免避免长期接触化学毒物

  避免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对于长期服用异烟肼、苯妥英钠、氯喹、磺胺等药物的病人,一旦发现本病征兆,应立即停药。

  5、心理护理

  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1)要坚持肢体活动和锻炼,要每天坚持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锻炼要持之以恒,不能丧失信心,"用进废退"的道理人人皆知。2)患者治疗期间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周围神经病是可以恢复的,因为周围神经能够再生。但恢复是比较慢的,不能心急,要有耐心。

  6、护眼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7、局部护理

  热敷祛风: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每日1/2小时;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看了上文是不是对此疾病有所了解呢?小编建议大家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防病于未然。祝愿患此病的人早些摆脱病魔折磨。希望本文能帮助到你们!也希望大家多关注下养生方面的知识!

相关文章

  • 末梢神经炎 治疗和预防方法

      神经遍布人体的很多部位,就如同网络覆盖在祖国大地,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末梢神经炎这种疾病,很多朋友应该不了解末梢神经炎的症状?生活中一些不正常的条件反射都有可能是末梢神经炎哦,例如你洗碗的时候有触电感。下面为大家介绍末梢神经炎治疗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末梢神经炎原因和症状 2、末梢神经炎的危害   3、有触电感可能患末梢神经炎 4、末梢神经炎中医治疗  

  • 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面神经炎也称为“面瘫”,是一种让脸部很不舒服并且影响外观的一种疾病,这也是一种神经异常引起的疾病,那么面神经炎的症状 有哪些你们了解吗?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下这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面神经炎简述 2、面神经炎早期症状   3、面神经炎的病因 4、如何正确诊断面神经炎   5、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6、面

  •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有什么症状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神经性疾病,会对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巨大的危害。那么你知道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吗,周围神经损伤有哪些症状呢,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又有哪些呢,治疗后的护理工作应该怎样进行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竟障碍、运动障碍和营养障碍。周围神经是指中枢神经(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它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

  • 周围面神经麻痹自疗6法

      专家:蔡晓刚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病毒或寒邪侵及面神经,使其发生病变后造成的以颜面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也称为面瘫。患者常在晨起洗漱或进食时发现一侧面部僵硬,同侧面颊部动作不灵活、咀嚼时颊部有存食,额纹消失,不能闭眼、皱眉、耸鼻,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鼓腮时漏气(以上诸症均见于患侧),面部被牵拉至健侧,伴有听觉改变、舌前2/

  • 麻风性周围神经病 5种症状你知道吗

      我们都知道麻风病是一种通过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的传染性疾病,而且麻风病主要危害的是我们的皮肤和皮肤周围的神经系统。其中麻风性周围神经病对神经的危害最为明显,那么麻风性周围神经病都有哪些症状呢,让我们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进行了解吧!   麻风性周围神经病的症状   1、周围神经损害特点   通常情况下,麻风性周围神经病主要的损害以结核样型麻风病最为明显,而瘤型麻风病较轻,界限型麻风病则处于两者两型之

  • 周围神经病 这个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周围神经病是什么样的疾病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周围神经病是比较陌生的吧,那么大家知道周围神经病的症状是什么呢,周围神经病能治好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周围神经是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和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疾病,周围神经疾病是指原发于周五神经系统结构或者功能损害的疾病。   生理解剖   周围神经从功能上分为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两部分。前者由脊神经后根、后根神经节

  • 神经炎是什么 神经炎的症状和治疗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的人都非常的重视身体的健康,养生保健是现代人关注的话题!但还是有很多的疾病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你们知道神经炎是什么吗,神经炎的症状是什么吗?神经炎能治好吗,对于神经炎还不了解的朋友们赶紧来看看下文的详细介绍吧!   目录   1、神经炎的概况介绍 2、神经炎的症状   3、末梢神经炎的检查 4、末梢神经炎饮食注意要点   5、怎样控制多发性神经炎 6、孕妇多发性神经

  • 周围神经系统 这些分类都属于它的范围内

      周围神经系统是什么呢,想必大家对于周围神经系统还是比较陌生的吧,周围神经系统是我们体内的一种神经系统,那么大家知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哪些吗,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周围神经系统分类   周围神经系统是有哪些分类呢,掌握周围神经的分类,掌握神经节和神经的结构,了解周围神经再生的理论。   ⒈脊神经   掌握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分和分支;了解其分支分布

你可能感兴趣

  • 【书】走出强迫的泥潭 强迫症神经症自救指南森田疗法心理学精神障碍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心理学焦虑症恐惧症心理咨询辅导书籍


  • 【京联】正版走出强迫的泥潭 强迫症神经症自救指南森田疗法心理学精神障碍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心理学焦虑症恐惧症心理咨询辅导书籍


  • 奥泰灵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20粒治疗和预防脊椎炎关节炎关节酸痛


  • 海外直订医药图书How To Prevent Hair Loss: Hair Fall Treatment For Women And Men 如何预防脱发:女性和男性的脱发治疗


  • 卓和甲钴胺分散片20片周围神经病钾钴胺甲钴安片甲古胺片甲骨胺片甲谷安甲钻胺片甲钴铵国产药非进口非胶囊甲钴胺营养修复神经中药


  • 脱发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病因病机原因分类预防治疗常用中药与食疗


  • 视神经萎缩修复治疗眼睛模糊看不清重影眼疲劳干涩日本进口滴眼液


  • 治疗指南 溃疡与创面管理分册溃疡与创面处理技巧教程书籍慢性溃疡创面患者护理手册创面治疗方法皮肤撕裂伤下糖尿病足部溃疡治疗


  • 治疗指南 溃疡与创面管理分册溃疡与创面处理技巧教程书籍慢性溃疡创面患者护理手册创面治疗方法皮肤撕裂伤下糖尿病足部溃疡治疗


  • 徽千方甲硝唑片兽用毛滴虫球虫预防治疗杀菌抑菌国标正品兽药粉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