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 中医论秋季如何养生

阅读:340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意味着秋季已经步入秋季,那么秋季如何做好养生事宜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带来有关秋季养生的知识,一起去看看中医是如何谈论秋季养生的,相信大家对中医养生的知识也非常感兴趣吧!

  中医养生

  一、进补不可乱补

  根据中医所述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说明秋季是应该滋补身体的季节。

  俗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易倦怠、乏力、讷呆等,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五忌:

  一忌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进补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药物的价格越高,补益身体的功效就越大。例如人参的价格非常高,而且都是大家所公认的滋补药物中的圣品,所以服用的人就很多。

  但是服用过多人参并不会起到滋补的作用,而且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血压升高、鼻孔流血以及烦躁激动。

  三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四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因此,进补要适量。

  五忌以药代食

  很多人为了滋补身体,经常会以药物来代替食物。其实重药物轻食物这个方式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药补没有食补好。

  二、运动锻炼以“四防”为要

  秋季,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然而,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注意四防:

  1.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2.防受凉感冒

  秋日清晨气温低,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3.防运动损伤

  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4.防运动过度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三、秋凉乍寒“冻”一“冻”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肃杀,天气渐凉,这时要加强防寒锻炼,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肌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呼吸道疾病。

  此外,冬天往往诱发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风湿病等,秋天接受秋冻锻炼,能提高肌体抗病能力,对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肌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

  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无论何种活动,都应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大寒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应在整个秋天坚持冷水浴,不要间断。

  四、秋季应注意防止肥胖

  人的体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有关专家指出,秋季是容易发胖的季节,肥胖者更应注意减肥。

  秋令时节,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

  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人也就渐渐发胖起来,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

  因此,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

  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早晨应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秋季养生小常识

  宜祛暑滋阴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市民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养阴补虚

  秋天正是养阴补虚的好时节,但是秋补可不能乱补,只有了解自己的体质才好对症进补。

  如果呼吸浅短,声音低微,神倦懒言,动则汗出,食欲减少,舌质淡就属于气虚体质。用黄芪、党参、西洋参沏水喝,或者做粥喝是最简单的方式。

  如果面色苍白,口唇淡白,夜热盗汗,肌肤枯涩,舌淡红无苔就属于血虚体质。可以用当归、红枣、何首乌、桑椹做粥,在炖鸡汤、炖肉时也可以加点。

  如果颧面潮红,口燥咽干,盗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红少苔就是阴虚的体质。可以用麦冬、五味子、山药、百合等,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

  调理脾胃

  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芡实、山药等。

  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要少吃。

  专家指出,立秋到了,养生要注意润肺滋阴,其中润肺是最为重要的,那如何润肺更有效?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呢?当然是从饮食入手啦!下面就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都有哪些食物可以有效润肺吧。

  专家建议饮食原则:清淡为主、少辛多酸、少吃多餐。

  总结:通过上述的文章对中医养生和秋季养生小常识等有关知识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分析,大家是否已经对中医是如何秋季养生的有了丰富的了解。如果你也想健康快乐的度过这个秋季,那么一定要按照文章所介绍的方法来做好养生的事宜哦。

相关文章

  • 中医养生 中医论秋季养生6个原则

      不同的季节养生的法则也各不相同,因为根据气候的变化,气温的差距以及季节的特性等因素的不同,要针对性的进行养生才是最健康的。那么秋季应该怎么养生?别担心,中医自有方法,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医论是如何论证季养生原则的吧!   中医养生   静情绪   秋风萧瑟,天地间万物皆由盛转衰,草木也由荣转为枯竭,这无一不体现了萧条颓废的景象。   秋天自然界的萧瑟,使人容易触景生情,尤其是对

  • 中医养生 老中医论切脉先辨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颜切脉,先辨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  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这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三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  阴证和阳证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

  • 中医养生 中医谈秋季如何养生

      秋天最大的特点就是秋燥,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多补水,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抗秋燥。那么如何通过中医的手段来进行秋季养生呢?通过下文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中医养生   在我国传统的养生疗法中有这样一说叫“春捂秋冻”,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天气变冷时却不及时添加衣物。   事实上,秋冻必须适度,过度加衣,会使汗液蒸发、阴津耗伤、阳气外泄;过度秋冻,则可能因秋燥伤肺,风寒

  • 中医养生 秋季不同时段如何养生

      秋天由于气温开始转凉,受寒、感冒的人不在少数,那么秋天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养生的事宜,从而调理好身体呢?大家不要担心,下面小编将会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秋天的时候,中医是如何帮我们调理身体的。   中医养生   初秋养生 清补为上   初秋是夏季刚离去后的第一个月,这个时候,夏季的余温和暑热还没有完全褪去。所以在这个时期,阳气浮越,汗出津津,气耗阴损,但是秋天的干风却时常会给我们送来一丝丝凉意,这被称

  • 中医养生 秋季如何保暖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温度也越来越低,意味着夏天已经彻底走远,已经是秋天的主题了。那么秋天应该怎么养生呢?如果你还有没想好怎么做,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下面的文章是如何介绍中医秋季养生的吧!   中医养生   运动生阳   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动就会使气血流通,也会产生热量,也就是所谓的动则生阳。所以多进行一些科学的运动是延年益寿和养生保健的重要因素,不运动的话,将百害而无一益。   冬季不宜练运

  • 五大型论治 肝肾综合征中医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肝肾综合征常分以下5型论治:   (1)肝郁气滞,水湿内阻:证见尿少尿闭,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腹有振水音,下肢或周身水肿,头痛烦躁,甚则抽搐昏迷,舌苔腻,脉实有力。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利湿。方选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柴胡、白芍、川芎、制香附、苍白术、厚朴、茯苓、泽泻、砂仁、车前子。   (2)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见面色晦滞或惨白,畏寒肢冷,神倦便溏,腹胀如鼓,或伴肢体水肿,脘闷纳

  • 中医养生知识 秋季如何防燥

      对于中医养生的方法,人们总是赞不绝口,因为中医是以人体的经络穴位以及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为蓝图,从而衍生的一种医疗方法。那么大家对于中医养生的了解又有多少呢?由于季节的原因,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秋季如何防燥的吧!   中医养生知识   笑语欢歌 宣畅肺气   当人在纵情的欢笑和唱歌的时候,胸廓就会扩张,胸肌也会伸展,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肺部的运动,从而是增加肺活量,也可以使呼吸变得更加的通畅,更好

  • 论海派及海派中医

      □ 方松春 杨杏林 王春艳/ 余灜鳌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国中医科学院   近年来,有关“海派中医”的研究和讨论日益得到各界重视,特别在中医界,关注和研究海派中医的文章和著作逐渐增多,褒贬不一。为取得共识,有必要对其概念和特征作一论述。   海派及海派中医   海派   “海派”一词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缘起

你可能感兴趣

  • 全11册万林论治乳腺疾病+崔公让论治周围血管病+冯宪章论治皮肤病等 当代名老中医临证精粹丛书辑 中医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套装7本 当代名老中医临证精粹 崔公让论治周围血管病+冯宪章论治皮肤病+郭淑云论治脾胃病+胡玉荃论治妇科病+李振华论治内科等


  • 告别抑郁症 饮食理疗中医调理少年抑郁症治疗书籍森田疗法 缓解焦虑的人睡眠障碍中医养生食疗药膳家庭保健养生食谱穴位按摩书籍


  • 足部按摩治百病速查手册一本通 零基础无师自通学足疗中医养生书籍 脚底穴位按摩 中医养生足浴书 找穴位一学就会足部按摩书籍


  • 中医馆装饰挂画四季养生墙壁贴画九种体质背景墙艾灸养生馆装饰画


  • 精气神中医文化字画养生馆装饰画传统养生文化墙贴海报定制大挂画


  • 养生之道屏风隔断墙美容院中医养生馆会所采耳头疗足道折叠遮挡


  • 【正版】零基础学会推拿按摩手足部按摩 腰部按摩手法推拿中医推拿按摩书籍 中医养生治病 家庭生活 图解实用按摩大全


  • 【读】男性养生药膳大全 本草纲目中药煲汤食疗药膳食谱大男性饮食食疗养生书健康饮食抗衰老养胃 中医保健养生书籍


  • 推拿按摩中医养生折叠移动屏风隔断客厅时尚玄关理疗双面遮挡装饰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