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身体保健

关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阅读:233

  微血管一般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微米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网,是人体血液循环中最基层的结构单位,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占体内血管的90%,是维持新陈代谢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足趾病变。临床上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并发器官病的病理基础,也是糖尿病预后的决定因素。目前,关于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从微血管壁的病变、微血流紊乱和微循环血液理化特性的改变等方面进行探索。这三者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并形成恶性循环。

  (1)微血管壁的病变:正常微血管壁以基底膜作为基础。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较早表现。当基底膜增厚严重时,受累的微细血管会部分或全部阻塞,引起组织缺氧,以致病变持续不断加重。内皮细胞损伤在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中亦可导致血流不畅、淤滞,以至阻断,使体内组织处于缺氧状态。

  (2)微血流紊乱:微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变化,也是重要的始动机制。在糖尿病的早期,肾脏、视网膜或其他周身组织中,一般均先有血流量增加和高灌注状态,这种血流动力学异常是最终导致微血管病变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大分子蛋白质可经微血管外渗和沉积于管壁。

  (3)微循环血液理化特性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血液黏度取决于血浆黏度、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数量及其物理性状。当糖代谢紊乱时,红细胞聚集性增强,释放氧的功能亦异常,血小板高黏附及抗凝血机制异常,使全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及淤滞,造成管腔狭窄和微循环障碍,导致了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全身性的,故对机体易造成广泛的危害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的表现有微血管瘤、棉絮状白斑、出血、硬性渗出、新生血管、纤维化、视网膜脱离,可使视力发生障碍,继而导致失明。

  (2)糖尿病性肾病:肾脏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引起弥漫性及结节性肾小球硬化,或完全性玻璃样改变,导致肾病,肾功能衰竭,可因尿毒症而死亡。

  (3)滋养神经的血管广泛硬化:引起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变,如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等。

  (4)心脏的微血管病变:可发生糖尿病性心肌病而诱发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5)其他:糖尿病的微循环改变不仅反映在肾脏和视网膜的微血管床,也同样累及其他末梢微血管床,如四肢、皮肤、皮下组织、骨骼肌等。

  在糖尿病的早期,病情控制不好时,会出现微血管改变,代谢异常得到纠正后即消失,呈可逆性。如病情长期控制不佳,则会引起不可逆的病变。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对微循环障碍具有多靶点改善作用,其中丹参的水溶性成分可以清除过氧化物、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抗白蛋白渗出,抗血小板聚集,而三七可以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抗血小板聚集,抗白细胞黏附。对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视网膜微循环,防止视力的下降和失明,并且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环节中发挥作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改善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听到怪响警惕血管病变 噩梦带给你的12个病兆

       很多人都会在睡梦中被噩梦惊醒,噩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要知道,噩梦可是预示着身体上的疾病病兆哦!医学专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除去心理因素的原因,某些反复呈现的噩梦确实具有预兆疾病的作用。   从病理学的角度看,许多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在潜伏期间症状并不明显。特别在白天人们的大脑活动频繁、脑细胞十分兴奋的情况下,更是难以觉察到体内潜在性病变的微弱异常刺激信号。   而睡眠时,噩梦可能预兆

  • 怎样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有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的屈光改变等等,其中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呢?   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可以从下面几点措施入手:   严格控制血糖:有人进行过长达20余年的观察,发现80%以上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人在20年后

  • 糖尿病口腔病变 注意饮食预防糖尿病口腔病

      糖尿病口腔病变   变糖尿病口腔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口腔病变的一种,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可有多种口腔病变的表现,已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亦可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病变。糖尿病能并发的口腔疾病有:   (1)口腔粘膜病变   表现为口腔粘膜干燥,常有口干、口渴,唇红部可见爆裂。齿龈、舌粘膜的糜烂及小溃疡、疼痛,容易发生感染性口炎、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2)龈炎、牙周炎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牙龈

  • 糖尿病人注意事项 关注日常习惯远离糖尿病

      糖尿病人注意事项   1、控制饮食   在慢性病当中,糖尿病在饮食控制上是最麻烦的一种,它既需要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又需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及蛋白质的合理摄入。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同时有患心血管疾病的巨大风险,50%的糖尿病患者是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一般医生都会给出综合建议,一方面要求少吃主食,控制碳水化物摄入;一方面要求少吃肉类,少吃油。   总之要多吃菜、少吃油、控制肉,主食不必过少,混搭

  •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在糖尿病患病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预防,极有可能患上视网膜病变。对于此病的发生有三个常见症状。患者朋友一定要引起注意,糖尿病患者需根据自身状况,积极预防,杜绝此病的发生。  一、视网膜及玻璃体出血:  新生血管单独或伴纤维组织增生时,常粘于玻璃体皮质层,如发生玻璃体后脱离,由于牵拉可使新生血管破裂出血。视网膜及玻璃体可位于内界膜下或视网膜与玻璃体后界膜之间,可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预防早治是关键

      糖尿病病发症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升高,体内代谢紊乱,引起全身微循环障碍。眼底视网膜血管容易受损,即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引起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约有75% 不重视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5 年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

  • 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患者谨防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血管的糖代谢紊乱疾病,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以视网膜微血管损害为最显著的特征。此病在欧美各国四大致盲眼病中占第一位或第二位。  研究显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密切,其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加长而增高。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其发生率在我国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糖尿病性视网膜

  • 糖尿病人要注意保护眼睛 视网膜病变可致盲

      最近,一名28岁的年轻人到我院做体检,医生发现他双眼视力都是正常的,但是眼底有病变。医生问他,身体有没有其他疾病。他说,他患糖尿病已经3年了,但平时血糖控制得很好。   医生为他做进一步检查时发现,他双眼眼底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微血管瘤,已经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I期了。   我院眼科赵主任介绍,致盲性眼病有很多,比如眼外伤、高血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静脉栓塞、青光眼等。在日常门诊当中,

你可能感兴趣

  • 糖尿病一日三餐怎么吃 糖尿病食谱糖尿病书籍糖尿病饮食书糖尿病食物救命饮食糖尿病菜谱糖尿病饮食指南食疗养生书籍中医大全三高


  • 【抖音同款】糖尿病怎么吃糖尿病食谱糖尿病食物糖尿病饮食食疗养生食谱书籍大全养生书籍营养食谱九种体质降血糖的主食糖尿病书籍


  • 糖尿病饮食宜忌糖病尿书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食谱食物书糖尿病人怎么吃养生菜谱正版【凤凰新华书店旗舰店】化学工业出版社


  • 崔公让论治周围血管病 书 崔炎血管疾病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普通大众医药卫生书籍


  • 成博士 参花消渴茶 3克*60袋/盒二型糖尿病


  • 成博士德善参花消渴茶滋阴补肾益气生津预防治疗II糖尿病


  • 德善成博士参花消渴茶60袋2型糖尿病滋阴补肾口渴失眠乏力


  • 效期至2024-06-30】成博士 参花消渴茶 60袋 YP2型糖尿病


  • 德善成博士参花消渴茶2型糖尿病肾气虚失眠滋阴补肾口渴正品中药


  • 成博士参花消渴茶2型糖尿病男女肾气虚失眠滋阴补肾口渴正品中药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