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非常人能忍受的,如果女人生孩子的痛感是9级的话,那么三叉神经痛有10级以上。由于三叉神经痛长期发作,会导致患者疼痛难忍可发生精神性格的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三叉神经痛疾病,下面来了解下。
三叉神经痛发作起来让人痛不欲生,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痛”。这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而近年来发现,三叉神经痛也有向年轻人蔓延的趋势。
且不说其病因,单单发作起来,就让人难以忍受,甚至让人觉得有种想要死掉的感觉。可见三叉神经痛是多么的可怕,所以,了解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很重要。那么,三叉神经痛,“痛”在哪呢?
扩散程度
疼痛的扩散不呈跳跃式,如第三支痛不会越过第二支而到第一支痛。疼痛亦不越过中线,即使双侧的患者,一侧发作时也不越过对侧。这些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比较常见。
沿神经走行分布
疼痛的部位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一个支或数支,也可由一支开始,尔后扩散到其它支,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发作多沿神经的走行分布。这就是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
面部
发作时,患者受累的半侧面部可呈现痉挛性扭曲,发作终止后有时出现交感神经症侯,主要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为患侧面部先发白,然后潮红,结膜充血,并伴有流泪、流涕、流涎等。
有时出现所谓三叉神经、面肌痉挛性痛性抽搐、植物神经症。这也属于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
三叉神经(n.trigminus)为混合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将头部的感觉讯息传送至大脑。三叉神经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
位置
三叉神经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它的运动部分从脑桥与脑桥臂交界处出脑,再并入下颌神经,一同经卵圆孔穿出颅部。而它的感觉部分的胞体组成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节。
形态
三叉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病症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三叉神经痛从病因学的角度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症状性三叉神经痛两类。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发病率1.8‰,70-80%病例发生于40岁以上,高峰年龄为50岁组,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为单侧,右侧多于左侧,5%以下为双侧。
疼痛多由一侧上颌支或下颌支开始,逐渐扩散到两支,甚至三支均受累。
三叉神经损伤
三叉神经半月节以上损伤时
可出现患侧头面部皮肤及舌、口、鼻腔粘膜的一般感觉丧失;角膜反射消失;患侧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三叉神经半月节以下受损时
可出现各单支损伤表现,眼神经受损时,出现患侧睑裂以上皮肤感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
三叉神经痛症状
1.突发性剧烈疼痛
发作前无任何的先兆,发病突然,通常表现为刀割、火烧、针刺或电击样痛,持续几秒或几分钟,疼痛长令患者难以忍受。
2.日常受刺激引起疼痛
如谈话、进食、咳嗽、洗脸、剃须、刷牙、打哈欠或吹凉风等均可触发“扳机点”引起疼痛发作。
3.疼痛呈周期性发作
三叉神经痛患者情况不一,有的人几天一次,有的人几周一次,病情严重的一天数十次。
怎么样治疗三叉神经痛好
1、手术治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中手术治疗又可分为周围神经切断术,神经根切断术,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三叉神经加压或减压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以上方法都为破坏三叉神经,使三叉神经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达到暂时止痛作用,可引起面神经麻痹、偏瘫、共济失调等后遗症,且一段时间后三叉神经重新再生,再次引起疼痛,复发率高。
2、三叉神经痛——NC-神经元节点介入传导疗法
将“毫仞针”作用于三叉神经节的根部,以独特手法行“四白、下关、内庭、迎香、太溪、承浆、阿是穴”等穴位,使三叉神经节根部的痛觉神经蛋白凝固,彻底阻断神经传导,患者7-15分钟便可解除疼痛,疗法方便,节省时间。治疗过程没有任何伤痛,患者心理压力,轻松治疗无风险。不手术、不开刀、不住院,且无副作用,保留正常神经功能,对身体无任何影响。
3、封闭治三叉神经痛
采用穴位注射药物(无水酒精、甘油、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麻痹阻滞神经,起到症状缓解暂时止痛的作用。但副作用较大,可引起面部麻木,感觉障碍,若封闭偏差可导致失明、偏盲,多次封闭后止痛效果不佳,所以一般不推荐采用这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上颌神经损伤时可至患侧下睑及上唇皮肤、上颌牙齿、牙龈及硬腭粘膜的感觉障碍;下颌神经受损时可致患侧下颌牙齿、牙龈及舌前2/3和下颌皮肤的一般感觉障碍,并有患侧咀嚼肌的运动障碍。
结语:以上介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这些症状常常容易被误认为是牙疼。只有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才会引起注意。所以,不要等三叉神经痛非常严重时,才知道,“痛”在哪里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忍受不必要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