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身体保健

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如何预防心身疾病

阅读:256

  现在人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被心身疾病所困扰。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令现代青年感觉到压力。在日常生活中,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那么如何预防心身疾病呢?

  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心身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在各种因素之间又互有联系和影响。目前对其发病的理论主要有两派:心理动力学理论和心理生理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

  这一理论始终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各种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代表者Alexander 认为未解决的潜意识的冲突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

  目前认为,潜意识心理冲突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变化,作用在相应的特殊器官和具有易患素质的患者而致病的。

  例如,哮喘的喘息发作和咳嗽症状被认为是“被压抑的哭喊”,目的在于得到他人的帮助;生活环境中对爱情的强烈而矛盾的渴望,可伴随胃的过度活动,具易患素质者就可能引起胃溃疡。因而他们主张对心身疾病的治疗,只是查明并解决所谓致病的情绪因素和心理矛盾。

  心理动力学理论发病机制的不足是片面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把躯体疾病的许多症状都解释为潜意识中情绪反应的象征,影响了对其他病因的研究和全面治疗。

  心理生物学理论

  这一理论以Cannon的情绪生理学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为基础。采用量化研究方法来研究有意识的心理因素,如情绪,与可测量到的生理、生化变化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情绪对一些躯体疾病的影响很大,对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某一器官和某一系统影响更为明显。此外,他们还探索了心理社会刺激引起的情绪是通过什么途径引起生理生化变化而致病的。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不仅重视对心理生理障碍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而且把心理因素扩大为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强调了人们对环境刺激的心理生理反应,即强调了心理社会的紧张刺激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适应性和对抗性等概念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如何预防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大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作用才会引起心身疾病(也有例外),故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预防应从早做起。

  对那些具有协同OA明显心理素质上弱点的人,例如有易暴怒、抑郁、孤僻及多疑倾向者应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加强其健全个性的培养;

  对于那些有明显行为问题者,如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动及A型行为等,应利用心理学技术指导其进行矫正;

  对于那些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应及时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

  对于那些出现情绪危机的正常人,应及时帮助加以疏导。至于某些具有心身疾病遗传倾向如高血压家族史或已经有心身疾病的先兆征象(如血压偏高)等情况者,则更应注意加强心理预防工作。

  总之,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预防工作是多层次、多侧面的,这其实也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心身疾病

  进食障碍

  1、神经性厌食:其核心症状是对“肥胖”的恐惧和对形体的过分关注,拒绝保持与年龄、身高相称的最低正常体重。

  2、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反复出现发作性大量进食,吃到难以忍受的腹胀为止,有不能控制的饮食感觉,患者往往过分关注自己的体重和体型,存在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在发作期间,为避免体重增加常反复采用不适当的代偿性为包括,自我诱发呕吐、药物滥用、间歇进食等。

  3、神经性呕吐:进食后出现自发地或故意诱发地反复呕吐,不影响下次进食的食欲,常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心情不愉快等。

  睡眠障碍

  1、失眠症: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患者常对失眠感到焦虑和恐惧,严重的还可影响其精神效率或社会功能。

  2、醒觉不合综合症:由于生活节律的改变,引起白天醒觉不完全,可表现为记忆差、疏懒、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在老年中因影响认知功能而被误认为是痴呆等。

  3、嗜睡症:过度的白天或夜间的睡眠,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存在发作性睡并登其他神经精神疾病所致,而是常常与心理因素相关。患者每天出现睡眠时间过多或睡眠发作持续一个月以上。

  4、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反常,有的睡眠时相延迟,比如患者常在凌晨入睡,下午醒来;有的睡眠时间变化不定,总睡眠时间也随入睡时间的变化而长短不一;有时可连续2-3天不入睡,有时整个睡眠提前;过于早睡和过于早醒,病人多伴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并引起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5、睡行症:患者在入睡后不久,突然从床上起来四处走动,常双目向前凝视,一般不说话,询问也不回答,患者可有一些复杂行为,但难于唤醒,常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然后可回床上继续睡觉,醒后毫无记忆。多发生于入睡后不久。

  结语:对于心身疾病,我们最重要的是从心理方面引起重视。要积极阳光的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心疾病,只有从内心深处改善压抑的思想,才能让你的身体健康得到改善!

相关文章

  • 疾病预防 女性要注意五种因素易致盆腔炎

      越来越多的病例显示,盆腔炎正不断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盆腔炎尤其是慢性盆腔炎是非常常见的妇科疾病,女性朋友需要在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那么,导致盆腔炎的原因具体都有哪些呢?  女性要注意四种因素易致盆腔炎  在我国,由于个人卫生条件以及医疗条件的限制,或在妇科小手术和计划生育手术中无菌操作观念淡漠,加之广泛应用宫内节育器时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原因,使盆腔炎的发病率很高。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性

  • 糖尿病如何引起的 糖尿病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本来是一种富贵病,只有少数生活优越的人才会得。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这种富贵病。这主要和我们现在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糖尿病人的不断增多,我们需要知道引起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便于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过避免这些情况,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专家介绍,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减弱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内

  • 如何保护心血管 4危险因素引发心血管疾病

      编者按:冬季天气寒冷,就到了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你知道有哪些因素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吗?今天小编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些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马上去看看吧!   为何冬季心血管疾病更易高发?   冬季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增大,随之出现的冷空气会刺激人体毛细血管出现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冠心病等。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

  •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如何远离心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的疾病,对于人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威胁。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物都有哪些呢?中医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目录   1、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2、心脑血管疾病是什么   3、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 4、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物   5、中医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6、心脑血管疾病成因   

  • 冬季常见的六大疾病应该如何预防

      目录:   第一章:冬季常见的六大疾病应该如何预防   第二章:12种对付感冒的生活小妙方   第三章:6款治疗支气管炎的饮食疗法   第四章:中医辨证治疗哮喘的方法   第五章:六项防治膝关节炎的运动   第六章:教你几个冻疮的治疗方法   第七章: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编者按:冬天寒冷的天气为很多疾病提供了方便之门,很多体质虚弱的人都极容易中招。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冬季都有哪些常

  • 如何预防缺钙引发的疾病

      目录:   第一章:如何预防缺钙引发的疾病   第二章:女性缺钙易患糖尿病   第三章:“加减乘除”法则带您走出补钙误区   编者按:提到缺钙,大家可能最多只能想到骨质疏松。其实缺钙可能会引起很多的疾病。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缺钙呢?缺钙会引发什么样的疾病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缺钙的N多罪行   讲到缺钙,大多数人联想到的是骨质琉松,其实缺钙还和不少慢性疾

  • 肠道疾病 夏季如何预防肠道疾病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各种肠道病原菌繁殖的最佳时间。一旦误食了含有细菌的食物,我们的肠胃就会出问题。那带来的结果就是上吐下泻,给我们的肠胃和正常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不便。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呢?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经口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等一系列人体病变的传染病,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拉肚子”。肠

  • 肝脏疾病预防 如何很快看出肝脏疾病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食用一些动物的内脏来补自身的身体,比如说猪肝就是生活中常吃的食物,一直有着这样的一句话吃什么补什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是有一定的误区的,但是也有的一定的道理。   对于我们的肝脏是重要的身体器官,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排毒。   肝脏有了毒素会这样:   1.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是向下凹陷。   中医认为“肝主筋”,指甲是“筋&

你可能感兴趣

  • 【书】走出强迫的泥潭 强迫症神经症自救指南森田疗法心理学精神障碍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心理学焦虑症恐惧症心理咨询辅导书籍


  • 【京联】正版走出强迫的泥潭 强迫症神经症自救指南森田疗法心理学精神障碍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心理学焦虑症恐惧症心理咨询辅导书籍


  • 孩子生病妈妈怎么做 双色图文版 家庭育儿书 0-6岁儿童疾病家庭护理手册 婴幼儿童疾病护理营养健康育儿的智慧百科全书


  • 海外直订Vitamin E in Health and Disease 维生素E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 健康从牙开始:口腔护理常识篇 胡菁颖 严红 正确的刷牙方法 磨牙 牙黄原因解析 牙齿冷光美白原理 口腔保健及疾病的防治方法书籍


  • 图解眼疾的正确治疗与X新知识 (日)户张几生 不同眼科疾病症状一览表 眼部保健养生图书 常用眼药水的选择及眼部按摩手法解析书籍


  • 正版 走出强迫的泥潭 邓云天 强迫症神经症自救指南 森田疗法心理学 精神障碍疾病诊断教程 焦虑症恐惧症心理咨询辅导书籍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