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中医常识 针灸三通法治缺血性中风

阅读:235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也越来越差。由于生活压力大,一些中风、腰间盘突出、脊椎病等症状的突发也加快了脚步。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呢?今天系哦啊便就给大家带来利用中医针灸的方法来治疗缺血性中风。

  针灸三通法治缺血性中风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也称缺血性脑卒中,该病一般预后不良,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在5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创立了“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中医针灸病机学学说和针灸治疗体系——“贺氏针灸三通法”,在任何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气滞是发病总病机,气滞则病,气通则调,调则病愈,故称“病多气滞”。针灸治病就是调理气机,使之通畅,从而治愈疾病。贺老对传统的毫针、火针、灸法、拔罐、放血等疗法做了大量发掘整理提高工作,将针灸诸多疗法概括为以毫针刺法为主的“微通法”,以火针、艾灸疗法为主的“温通法”和以放血疗法为主的“强通法”。3种方法有机结合,对症使用,称为“法用三通”。

  “微通法”即毫针刺法,其作用在于通经络、调气血。广泛用于临床,内伤外感、虚实寒热、男女老少皆宜。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的多种病症,病种达300多种,其中有确切疗效的100多种。 “微通法”不仅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如麻痹、慢性皮肤病、妇女病等,同时对一些急症、重症如晕厥、高血压、中风等也能有良效。它是一切针法的基础之法。

  “温通法”主要指火针疗法,特点是将针体烧红,然后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祛除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贺老对火针疗法的研究数十年,倡导挖掘、应用、发展了这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扩大了临床适应症,使火针疗法的治疗病种达30多种,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病症,取得很好疗效。火针疗法可以增加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机能,使经络通、气血畅,有祛寒除湿、清热解毒、消癥散结、祛腐排脓、生肌敛疮、益肾壮阳、温中和胃、升阳举陷、宣肺定喘、止痛、止痒除麻、定抽、熄风等功效。

  “强通法”就是放血疗法,即用三棱针或其他针具刺破人体一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根据不同病情,放出适量血液,通过决血调气、通经活络以达治疗病痛的针刺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适应症广、取效快捷等特点。l(xm, 百拇医药

  “贺氏针灸三通法”理论应用于中风病之急性期、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

  一、“微通法”适应证:“微通法”具体应用于中风,可广泛用于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各证型中经络、中脏腑患者;

  二、“强通法”适应证:主要应用于治疗急性期神昏、烦躁、头痛、发热、呕吐及恢复期肢体麻木、舌强语謇甚至舌体挛缩不出等方面,同时配合微通法以畅气机、行气血;

  三、“温通法”适应证: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先使用火针疗法温通经脉,加强行气活血之功,再行微通法调气行血,治疗恢复期半身不遂、手指屈曲不伸、患肢肿胀、麻木等常见症状。

  禁忌证

  一、微通法注意事项及禁忌

  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宜行针刺。体质虚弱者,刺激不宜过强。怀孕3个月及月经期间,慎用或禁用。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不宜留针。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防止刺伤重要脏器。

  ①针刺眼区腧穴,要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以防刺伤眼球和出血。

  ②背部第十一胸椎两侧、侧胸(腋中线)第八肋间,前胸第六肋间以上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损伤内脏。对患有肺气肿的患者更要小心谨慎,防止诱发气胸。

  ③对患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尿潴留的患者,针刺上、下腹部时,应注意角度和深度。

  ④项部及脊柱的腧穴要注意深度,如患者出现触电样感觉并向四肢放射,乃针刺过深之故,应立即出针,切忌继续捻转。

  二、强通法的禁忌证

  同微通法禁忌,另外包括阴虚血少、体力过于衰竭的患者,或脉象虚弱的病人都不宜放血(突然昏厥的患者除外);水肿的病人不宜放血;平素易出血的病人不宜放血;大劳、大饥、大渴、大醉、大怒等,暂时都不宜放血。

  三、火针的禁忌

  同微通法禁忌,另外包括糖尿病患者禁用火针,因为其针孔不易愈合。人体的有些部位,如大血管、内脏以及主要的器官处,禁用火针。在火针治疗期间应忌房事,忌食生冷食物。火针治疗后还应禁止当天沐浴,以防针孔感染。

  技术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1)微通法针具:贺氏三通法之“微通法”临床应用于中风病,针具采用华佗牌不锈钢针,针体采用优质奥氏体不锈钢(等同于日本304钢)。

  (2)温通法针具:临床上根据不同症状、不同穴位,选择不同粗细的火针。

  (3)强通法针具:三棱针、毫针、梅花针、火针、火罐、橡皮止血带。另外,注射针头、小手术刀片等也可作为放血用具。

  二、详细操作步骤

  (一)微通法

  (1)持针:拇指在内,食指、中指在外,固定针体调神定息。

  (2)进针:采用努劲单手进针。方法是用拇指二指捏紧针体,微露针尖2~3分,置于穴位上,以同手中指按压穴位的旁边,把曲屈的拇指二指突然坚实而有力地伸直努劲,使针尖迅速透过表皮及真皮。除了一些特殊穴位,大多用这种努劲单手进针法。

  (3)候气

  弹指法:手离针柄,以指弹动针柄,使针体振动。食指向外弹为泻法,拇指向内弹为补法。

  刮针法:以食指按压针柄,拇指指甲缓缓刮滑针柄。实证向上刮,虚证向下刮。

  飞针法:以拇食指二指捻转针柄,旋即放手,再捻再放。

  捣针法:用右手腕部抖动,使针穴在原部位上下作小幅度频繁提插。

  (4)补泻法

  针刺形式以轻、柔、徐为主,刺激量以小、渐、久为主,对机体产生作用的性质以酸、柔、热为好,对机体的影响以舒适、轻快、精神振奋为目的。

  进针后,采用“探索式”刺入地部,所谓“探索式”,就是徐徐渐进而轻巧地把针尖纳入地部,要求得气过程由小渐大,行气时如履薄冰,以小角度的捻转法或微弱的雀啄法,要求感传面慢慢扩大,感传线细而缓,在这个基础上,以柔和的单向持续捻转,角度一般180°为宜,同时再送针深入1~2分,然后留针。在留针过程中,针感缓缓增加至起针时仍存在。要求留针过程中,针感继续存在,甚至较前略加明显,然后慢慢减弱消失。一般重补时用此手法。如需要轻补时,操作手法为进针得气时不再继续操作。此时患者穴位处无明显感觉,但留针过程中患者常感到局部酸麻胀或沿经线向某一方向感传,产生欣快感、舒适感等,而且这种感觉逐渐加大。

  针刺形式以重、刚、疾为主;针刺质量以大、迅、短为主;对机体的影响以明显的、触电性的麻酥感为佳,从而达到祛邪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进针后,迅速将针尖插入地部,要求得气过程要快、大,行气时较频捻针柄或快而大为度的提插针体,要求感传面大并且迅速,感传线粗而疾,在这个基础上,以快速的左右角度相等的捻转,同时辅以快的提插动作,使针感显而著,达到最大的感传面和最远的感传距离。如此反复操作3~5次后,把针提起1~2分,然后留针10分钟左右。一般重泻法采用此术。

  (5)留针法:是指针刺施用补泻法后,将针置于穴位上的停留阶段。大多留针20~30分钟。

  (6)出针法:起针必须聚精会神,如思想不集中,就容易丢针,或漫不经心一抽而出,引起出血或造成血肿。起针时,左手拿棉球按住穴位,右手拇食二指握住针柄往外提拔,然后左手轻轻按揉针孔,以免出血。

  有的穴位局部血管多,组织疏松,如头部的太阳穴、听宫、睛明、翳风、下关等穴处,起针时如不马上揉按,很容易引起血肿,这些穴位应当特别注意。

  在运用补泻手法时,主张补法起针宜缓,不应在出针时再施以刺激,特别在留针短,针下仍有沉、紧的感觉时,应把针体“顺”至松动后,再徐徐出针,揉按针孔;泻法起针宜速,轻轻覆盖针孔即可,不必揉按。

  (二)温通法

  火针疗法的操作规程如下

  (1)定穴位:除了直接针刺病灶局部外,不论是选择经穴还是寻找压痛点,都要在消毒针刺之前,在选定的穴位上加以标记,一般都是用拇指指甲掐个“十”字,以保证针刺的准确性。

  (2)消毒:定好穴位以后,先用2.5%碘酒棉球,以穴位为中心向四周画同心圆消毒,然后用75%的酒精棉球以同样的方法画同心圆脱碘,待酒精干后即可施术。

  (3)针体加热:点燃酒精灯,根据针刺深度决定针体烧红长度。烧针一定要以烧红为度。

  (4)进针:将针烧至通红时,非常迅速地将针准确刺入穴位,并迅捷将针拔出,这一过程大约只需要1/10秒。

  (5)留针问题:以快针为主,大部分不留针,部分需要留针,多在1~5分钟。如取远端穴位火针治疗疼痛性疾病时,需要留针5分钟。

  (6)出针:起针时医生要手拿消毒干棉球,以备出血、出脓擦拭或揉按时用。当火针进到一定深度时,应迅速出针, 目的是减少患者痛苦,不扩大针孔以免小瘢痕形成。

  (7)出针后处理:火针后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只需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即可。一则可以减轻疼痛,二则可以保护针孔。

  温通法的刺法根据适应证分类:可分为经穴刺法、痛点刺法、密刺法、围刺法、散刺法。

  (1)经穴刺法: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辨经,在经穴上施以火针,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主要适于内科疾病,针具以细火针、中粗火针为主。进针的深浅较毫针要相对浅一些。

  (2)痛点刺法:在病灶部位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在压痛点上施以火针的刺法,使局部经脉通畅,气血运行,适于肌肉、关节、各种神经痛,针具以中粗火针为主,进针可适当深一些。

  (3)密刺法:使用中粗火针密集地刺激病灶局部的火针方法,密集程度取决于病变的轻重,病情重趋于密,以每针相隔1 厘米。以足够的热力改变局部气血运行,促进病损组织新陈代谢,此法主要适用于增生、角化性皮肤,如神经性皮炎。一般选用中粗火针,针刺深浅要掌握适度,一般火针针尖透过皮肤病变组织,而又刚接触到正常组织的深度为宜,太浅或过深都不相宜。

  (4)围刺法:用火针围绕病灶周围行针刺的一种火针刺法。进针点多落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之处。围刺法主要适用于皮科、外科疾患,以中粗火针为宜,进针的间隔距离1~1.5 厘米刺1针为宜。针刺的深浅应视病灶深浅而定,病灶深则针刺亦深,病灶浅则针刺亦浅。有时可直接刺络脉出血,以祛除瘀滞,对局部红肿大有益处。

  (5)散刺法:是以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部位上的一种火针刺法。具有治麻、止痒、定痉、解痛的功效。多用于治疗麻木、瘙痒、拘挛和痛证。一般每隔1.5 厘米刺1针。针具最好选用细火针,刺激以较浅为度。

  温通法根据进针快慢分类:可分为快针法和慢针法。

  (1)快针法:是进针后迅速出针的一种最常用的火针针刺法。“火针疗法”以快针法为主。一般都是进针后一刻不停以敏捷迅速出针,整个过程只需要1/10秒的时间。借助烧红的针体带来的热力,激发经气,推动气血,温通经络。

  “火针疗法”以快针法为主。快出快入是火针的优势,它治疗疾病具有省时,痛苦短暂的优点。

  (2)慢针法:火针刺入穴位或部位后,停留一段较短的时间,然后再出针。留针时间多在1~5分钟。在留针期间可行各种补泻手法。慢针法具有祛腐排脓、化瘀散结之功。主要适用于淋巴结核、肿瘤、囊肿等,各种坏死组织和异常增生一类的疾病。

  (3)强通法:"放血疗法"应根据不同的症状,施术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以下5种刺法。

  (7)缓刺法:适用于浅表静脉放血,如尺泽、委中、肘窝、胭窝等部位放血最宜此法。操作时用橡皮止血带系在所刺部位的上端或下端,施术者右手拇食中三指持三棱针,对准穴位或静脉努起处,徐徐刺入0.5~1分深,然后将针缓缓退出,血即随针流出,停止放血时,将橡皮止血带解开,用消毒于棉球揉按针孔,血即可自止。

  (8)速刺法:这种刺法,施术时先用左手拇食中三指捏着应刺的穴位,右手持三棱针或毫针可速刺入0.5~1分深,立即敏捷地将针退出,然后用手挤压局部使血液尽快流出来。如咽喉痛刺少商穴,中暑刺十宣穴,中风刺十二井穴。

  (9)挑刺法:这种刺法适用于胸部、腹部、背部、头面部穴位及肌肉浅薄的部位,刺针时看准胸背部的痣点,左手将红痣点的皮肉捏起,右手持"三棱针"横挑之。

  (10)围刺法:这种刺法,施术时对于红肿患处周围用"三棱针"点刺数针或几十针,然后用两手指轻轻挤压局部,或用拔火罐吸拔,使恶血尽出,以消肿痛,此法适用于痈肿、痹证及大头瘟、丹毒等症。

  (11)密刺法:此法适用于皮肤病,如顽癣等。施术时用梅花针叩打患处,使局部出微量的血液,有较好效果。

  放血后如发现血色暗红,不予特殊压迫止血,令其瘀血流尽血色逐渐转为鲜红时出血自止;如放血后即发现血色鲜红,一般情况下,穴位点刺出血时,3~5滴即可,予以压迫止血。

  结语:看了小编的上文,相信只要认真阅读完本文的人一定知道贺氏针灸法到底是怎么回事了。针灸是中国古代就有的养生疗法之一,一直流传到至今。针灸不仅可以治疗缺血性中风而且还可以缓解身体上的疼痛,对爱美的女人还可以减肥瘦身哦。

延伸阅读: 中医常识 针灸减肥怎样才能“灵” 头痛怎么办 冬季施针灸克服头痛困扰 中医小常识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腹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失眠怎么办 专家推荐针灸治疗失眠 中医常识 四类肥胖病因中医针灸是关键

相关文章

  • 针灸的功能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

      关于疾病的知识可以靠网络文章得到信息,治疗脑中风我们可以采用传统的中医刮痧疗法。这方面的知识相信大家不是很熟悉,所以今天小编就个大家带来中医养生中刮痧是如何治疗中风的,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了,那么的就看小编的一下文章。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   中风病是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高。也是中老年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已成

  • 血压降的太迅速警惕缺血性中风

      目录:   第一章:过度降压也会中风   第二章:中风的中医食疗方   第三章:“脑血管意外”的治疗误区   编者按:降血压别着急,你知道为什么吗?血压高了容易中风,可是血压降的快了,就更容易中风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降压太快中风的原因吧!   过度降压也会中风   年近七旬的王师傅患高血压20多年了,并伴有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症等.长期服用降压药,血压控

  • 中医常识 针灸取穴有诀窍

      中药治疗疾病的手段有四种:针灸、推拿、拔罐和药膳。针灸作为其中的方法之一,自古以来就受到了广大中医和患者的推崇。我们的穴位和经络和内脏器官紧密联系在一起,针灸根据我们人体的穴位来进行取穴,然后对穴位进行刺激,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我们治疗各种疾病。因此,针灸怎么取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那个穴位进行施针,针灸的角度、深度和方向都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针灸取穴有诀窍   一个

  • 中医常识 针灸疗法治疗疟疾

      冬天是个寒冷的季节,很多人不能冬天吃凉的东西,一不小心吃了凉的食物,就有可能会拉肚子。有的人甚至在这寒冷的冬天出现疟疾这个症状,这个症状是一种传染病。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冬天怎么预防疟疾这个传染病的防发生,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针灸这个疗法治疗疟疾症状的。   针灸疗法治疗疟疾   疟疾,是指寒战,高热,汗出并周期性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多发冬季,其它季节也是可散在发病,主要是由于感受疟邪

  • 中医常识 适宜针灸丰胸的女性

      针灸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中医养生疗法之一,针灸无论对于老人还是中年人,甚至是小孩子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特别对治疗女人减肥瘦身,女人丰胸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针灸可以对哪些女性可以丰胸,治疗效果最好呢?下面看小编的讲解吧。   适宜针灸丰胸的女性   针灸丰胸的原理是通过调理身体,身体的起血充和,使供应胸部的气血更加丰盛,乳腺得到充分的营养自然就会长,实际上针灸丰胸,是促始乳腺发

  • 中医常识 针灸取穴的诀窍与方法

      针灸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根据中医学理论,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从而改善经络中的气的流向,这样可以达到养生保健以及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那么大家对针灸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呢?大家知不知道针灸是怎么取穴的吗?如果想要知道的话,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针灸是一种根据我们人体的各个穴位来进行取穴,之后对着穴位予以刺

  • 中医常识 针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从古至今,针灸就是一个保健疗养的中医常识。现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都会选择针灸这一保健方法。针灸可以达到经络的畅通,起到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的作用。接下来就由小编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针灸的几个方面吧。   针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三阴交穴:针对妇科病皆有效   位置:三阴交穴是在小腿的内侧,脚掌内踝上的3寸,小腿内侧骨后方凹陷的地方。   作用:三阴交穴属于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三个部位的交汇

  • 中医常识 针灸帮你快速戒烟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这句话人人都知道,并且每个吸烟患者都想戒烟。在这小编也是很理解这些烟民。戒烟没有那么容易,不是说不抽就不抽的事情。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戒烟的中医小窍门,那就是使用中医针灸让你快速戒烟。其实中医针灸戒烟的效果还是蛮好的,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针灸帮你快速戒烟   近些年来,卫生局也实施了使用中医针灸戒烟的计划,许多中医专家,都认为应该以中医针灸为主、健

你可能感兴趣

  • 正版现货 图解针灸大全+图解实用按摩大全 手足部按摩腰部按摩手法 中医针灸书籍医学入门书籍针灸入门歌诀家用中医推拿按摩保健养


  • 加厚加固中医正骨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美容床小儿推拿门诊诊疗检查床


  • 原始点防翘加固中医推拿按摩正骨美容床针灸理疗医务室门诊检查床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 符仲华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针灸科 推拿科 内科等专业工作者参数书 可搭浮针医学纲要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