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针灸的作用 针灸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方法

阅读:352

  针灸是我国古代流传到现在的养生疗法之一,针灸主要是通过针刺来刺激穴位从而达到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缓解疲劳的作用。针灸还可以治疗疾病,而且效果也不错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针灸的另一个功能,下面看小编的具体介绍吧。

  针灸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方法

  女性的两大内分泌系统卵巢和肾有决定着整个内生殖系统的运转,它们的健康与否都对女性的月经起着重大作用。下面小编为您介绍针灸治疗月经不调方法。

  (1)经早

  治法

  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土穴

  针灸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

  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

  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

  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

  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针灸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

  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

  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

  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

  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针灸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

  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

  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肾、肝、脾。每次选2-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贴压法。

  (2)皮肤针法

  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用梅花针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

  (3)穴位注射法

  选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2—3穴,用5%当归注射液或10%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隔日1次。

  辨证分型

  气虚:经期多提前,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血虚:经期多错后,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苔少,脉细弱。

  肾虚:经期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骶酸痛;舌淡苔薄,脉沉细。

  气郁:经行不畅,经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血块,胸胁、乳房及少腹胀痛,喜叹息;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血热:经期提前,量多,色深红或紫红,经质黏稠,心胸烦热,面赤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为实热证;经期提前,月经量少,色红质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弱者为虚热证。

  血寒:经期错后,量少,色黯红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苔白,脉沉紧。

  针灸的功效

  1、疏通经络

  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

  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时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是通过改善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

  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结语:通过小编的介绍的针灸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方法,相信大家肯定想试一下到底有没有这个效果。作为一名每个月被“大姨妈”折磨的对象来说,针灸可以帮你脱离苦海,针灸几乎没有副作用,而且简单方便。不信的话你来试试哦。

延伸阅读: 中医按摩 按摩时候怎样才能找准穴位 中医针灸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 中医按摩 常常按摩穴位可以养肝护肝 艾灸的作用 中医艾灸可以有效预防感冒 中医小常识 中医9大体质的体质养生 经络养生 怎么做经络拍打养生法

相关文章

  • 月经不调针灸治疗技术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即经行或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先后不定者,称月经先后无定期。本病属于中医学“月经不调”范畴。 病因病机 月经先期主要由于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

  • 针灸的作用 中医针灸治疗效果

      针灸主要是利用针刺的方法来刺激人们的穴位,从而缓解人们的疲劳,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针灸的功能很多,针灸几乎没有副作用,你尝试过针灸疗法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针灸的知识,下面看小编的具体介绍吧。   中医针灸治疗效果   针灸是古代流传到现在的养生方法之一,也是我们熟悉的中医养生疗法,针灸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帮助,经常针灸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而且还能调整阴阳失衡的情况,但是我们在

  • 中医养生 针灸有效治疗月经不调

      4、湿热型   主证:月经周期多提前,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色暗红,量或多或少,质粘腻,可有臭秽,平时带下量多,色黄白,小腹疼痛,胸闷呕恶,口腻纳呆,小便黄短,大便烂,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调经。   中医针灸治疗月经不调   1、经早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土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

  • 针灸的作用 这样针灸治疗失眠效果好

      想必大家都知道针灸是什么吧,针灸就是通过把针具插入患者的体内,运用多种治疗手法去治疗疾病,失眠是一个常见的话题,失眠引起的问题有很多,那么对于失眠该如何用针灸治疗呢?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人体出现失眠原因有很多,工作压力大,生活饮食不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会引起失眠的。   医学上认为,人体失眠主要有体质原因、生理原因和精神因素和药物原因四大类。在中医治疗方面,治病求其本,主要是采用中药和针

  • 中医针灸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

      针灸是中国古代流传到现在的养生疗法之一,针灸通过针刺来刺激人们的穴位,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缓解人们疲劳的作用。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针灸的另一个好处,那就是针灸还可以治疗疾病哦,下面看小编的具体介绍吧。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的肺部过敏性疾病。是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广泛的气道狭窄疾病。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是发

  • 中医养生 中医针灸的主要治疗作用

      针灸治病是用针刺和针灸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很好的中医养生方法,它的作用有很多。你知道针灸的作用有哪些吗?针灸的特点有哪些呢?什么人都能用针灸吗?针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如果大家不是太了解,就和小编来看一下下面这篇文章吧。  调和阴阳  人体疾病的发生,基本上都是人体的阴阳失调,导致阴盛阳衰或者是阳盛阴衰。  对于这些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运用针灸方法则可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

  • 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

       面瘫是一种没有任何征兆的疾病。对于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就是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就去医院及早治疗。这样才有治愈的可能性。到底得了面瘫怎么办才好呢?如何预防面瘫疗效显著呢?  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面瘫的最佳治疗时间是第一周,即患者在发现病情后,应立即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这样,面瘫还要经历以后的四个阶段,甚至出现症状加重的表现。  临床医学上面瘫的发生往往没有

  • 痔疮的治疗方法 痔疮常规治疗和针灸治疗

      患有痔疮让人十分烦恼,无法正常排便,饮食也要各外小心,稍微不注意痔疮就会复发。要怎么治疗痔疮,能否彻底治愈痔疮不复发,是大多数人想要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将要告诉大家痔疮的各种治疗方法。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多见于经常站立者和久坐者。   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

你可能感兴趣

  • 正版 浮针医学纲要 符仲华中医针灸学书籍精装彩印版浮针疗法针灸取穴穴位浮针医学概要临床精萃浮针疼痛治疗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频脉冲电疗仪家用针灸理疗治疗仪医用颈椎腰椎综合康复按摩器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正版】儿科疾病中医特色外治285法中医临床证外治法针灸按摩敷贴膏药脐诊疗幼科小儿童科常见疾病非药物外治法作用机理应用经验


  • 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 符仲华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针灸科 推拿科 内科等专业工作者参数书 可搭浮针医学纲要


  • K浮针书共2本 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浮针医学纲要 浮针学 符仲华 浮针书 中医针灸学手册书籍 浮针疗法 浮针医学临床精萃浮针视频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